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反映1913年俄国、1920年苏俄、1925年苏联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情况

项目191319201925
农业总产值(%)10067112
种植业(%)10064107
畜牧业(%)10072121
粮食(万吨)765045197247
牛(万头)606052506210
猪(万头)209017502180
工业总产值(%)102.514.1077.39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坦率地讲,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是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


(1)材料一中1920年与1913年相比,工农业生产情况变化的原因有哪些?1925年工农业总产值与1920年相比,发生变化的主要政策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何特点?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
2021-08-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到1918下半年,苏俄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并且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面对如此险恶的形势,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战时措施。此项措施在农业方面表现为
A.固定的粮食税B.余粮收集制C.农业集体化D.农产品收购制
3 . 十月革命后,列宁曾设想用无产阶级国家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在此思想影响下,苏俄政府
A.制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及时改革实施新经济政策
C.明确承认市场的积极作用D.允许多种所有制长期存在
2021-07-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所有省和县的工农代表苏维埃,所有贫农委员会,所有工会组织,以及粮食人民委员部和农业委员部的地方机关,都应立即组织收割队和征粮队。饥荒省份的工农支队派往征粮者,应帮助收割新的庄稼。立即从当地农民和工人中组建成新的支队,去执行这些任务。”材料表明苏俄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工业化政策
5 . 下表所示是俄国某一时期的粮食价格。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
国家征购价6卢布
国家零售价30卢布
黑市价格200卢布
A.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8年,苏俄同德奥集团签署《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协约国打着防止德国入侵和保护侨民利益的旗号,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但是巴黎和会仍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并剥夺了其参加巴黎和会的权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列宁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心,这种力量就是全世界共同的经济联系。”同时,‘由于垄断资本对高额利润的贪欲和帝国主义各国各集团之间存在着矛盾,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是完全可能的。

“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在工业方面,实行租让制,将国家暂时难以经营的森林、石油、采矿和电气化事业等,按照一定条件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但基本条件是要维护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独立;保护租让企业中苏俄公民的劳动。

——摘编自卢文璞主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协约国将苏俄排除出世界舞台的手段,结合所学指出列宁和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在经济上是如何领导人民渡过1918-1920年难关的。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指出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别是什么?分析苏俄在该阶段实施的经济政策及对待资本主义工业的政策特点。
2021-07-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闻一在《凯歌悲壮》一书中这样评述到:“苏联的出现和兴起是凯歌式的,无论对于过去的世界还是对于未来的世界,它的凯歌总是值得颂扬的;而苏联的没落和解体是悲壮的,其悲壮就在于它败于不该败、亡于不该亡”,全书共分五章阐述了苏联(俄)的经济政策。

目录

第一章   凯歌年代(19181920年底)

第二章   “退却”年代(19211926年)

第三章   剥夺年代(19281941年)

……

第五章   战后年代(1953-1964年)


结合所学知识,对目录中任意两章所反映的经济政策进行评述。(要求:1、明确写出每章经济政策名称。2、列举相关内容,并从目的和影响两方面进行评述)
2021-07-20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20年,苏俄工业总产值下降为1917年的21%,由于不顾条件,强令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致使不少企业减产或倒闭,工业生产的总管理局体制,造成中央与地方的不协调,出现官僚主义滋长经济效益低下现象。这表明
A.战时政策实际作用不大B.高度集中管理政策危机
C.新经济政策有严重弊端D.国家必须加强计划指导
9 . 有学者评论苏俄某项政策说:“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划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该学者评论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计划经济体制D.农业集体化政策
2021-07-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措施实行于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1925年计划经济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2021-07-1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