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0—1931年,苏联进行信贷改革,普遍以银行信贷取代赊销制度,并在供需企业之间实行经济合同制。到30年代中期,苏联普遍建立了经济核算制度,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加强经济的责任制。苏联推行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发展市场经济B.应对世界经济危机
C.提高经济效益D.改革“斯大林模式”
2 . 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B.苏联模式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2022-05-04更新 | 390次组卷 | 2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农业集体化以后,集体农庄(包括农民)与国家之间形成实行义务交售制的经济关系。义务交售制采用买卖的形式,但农副业产品不是商品,而是被征购的劳动产品,实际上是“贡税”。该做法
A.优化了国民经济的格局B.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需要
C.提高了农业的经济地位D.缩小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
2022-01-21更新 | 737次组卷 | 2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一)
4 .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重工业增长241%,轻工业增长95%;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重工业增长140%,轻工业增长100%,某些重要产品及日用必需品的生产甚至增加了两倍。据此可知,苏联
A.经济体制趋于完善B.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C.经济政策侧重民生D.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8-1920年苏俄为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国家经济政策又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斯大林模式
A.是苏联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作出的选择B.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以国家宏观调控
C.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D.日后阻碍了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
6 . 斯大林在1929年说:“我们万马奔腾,迈向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扔掉我们俄罗斯古老的落后帽子。我们正在变成一个金属、发动机、拖拉机的国家,要让苏维埃人开上汽车,让农民坐上拖拉机,再让吹嘘自己文明的西方资本家试图赶上我们”。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苏联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B.苏联迈入了工业化建设时期
C.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020-06-14更新 | 35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5月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摘自白居易《朱陈村》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何特点?

材料二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哪次会议后实行的?归纳它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有计划地发展重工业,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1930年,斯大林又一次教导俄国农民,使他们明白共产主义制度是什么。他正式使俄国的农庄集体化,成立了农业合作社。

——人民网


(3)按照斯大林的规划,苏联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分别在工业与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或措施?
2019-04-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西青区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1年,苏联购买机器设备的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苏联逐渐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经济发展速度世界第一,工业总产值占欧洲第一位。

材料二罗斯福执政时期,美国国内针对罗斯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言论不绝于耳,工人阶级权益的扩大和高额的遗产税令富人们怨声载道。

—张久龙《读懂美国历史》

材料三美国1933~1939年经济发展数据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被指责为“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共性,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9 . 一位俄罗斯人说:“我们不否认自己的生活比从前苦,但是国家并不比过去穷。我们现在并不是没有面包、鱼肉、牛油,而是将这许多食品运到外国去换工厂机件了。”这应该是在描述
A.19世纪60年代的农奴制改革
B.20世纪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
C.20世纪30年代的“斯大林模式”
D.20世纪60年代的赫鲁晓夫改革
10 . 前苏联流传的一个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这段笑话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
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D.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2018-01-01更新 | 594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