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发展、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从1953年到1963年,苏联的农畜产品共提价6次……1965—1979年,农产品共提价7次(分别在1965、1969、1970、1975、1976、1978和1979年)。苏联政府的这一做法
A.注重于保护市场秩序B.加速了重工业发展
C.利于缩小工农业差距D.废除了斯大林模式
2020-12-24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反映的是1970-1983年苏联对外贸易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据表可知,此时苏联
时间1970年1980年1983年
比重3.43%8.8%14.3%

A.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C.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D.国内经济发展困难
3 . 戈尔巴乔夫曾回忆说:“经历(1985年)四月全会的转折将近一年后,我们发现改革政策遇到了巨大的阻碍,因而许多人将这一政策视作昙花一现的例行行动……我感到党内和管理阶层官僚在强烈抵制,上面轰轰烈烈,下面却寂静无声。"由此可知,当时戈尔巴乔夫
A.对苏联改革前景持悲观态度B.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力主调整苏联国家改革政策D.强调苏联激进改革的必要性
2020-12-06更新 | 415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在评价二战后苏联某位领导人时说道:“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了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此人的改革
A.承认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B.推动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C.动摇了苏共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D.使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居于劣势
5 . 1987年通过的《苏联国营企业法》ー方面规定企业可以“独立自主地制定和批准五年计划”、独立核算和自筹资金;另一方面又要求企业计划须建立在“国家计划的基础之上”。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体制改革矛盾重重B.强化对经济的干预
C.国企改革不断深化D.经济政策实现转型
6 . 下图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经济发展情况(年平均增长率,%)。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产业结构失衡加剧B.农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C.经济改革带来混乱D.国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2020-06-17更新 | 216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10月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7 . 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是苏联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三国率先要求民族自决,并于1991年8月正式独立。据下表可知
1990年人均GDP比较表(以1990年全苏平均水平为100)
A.政局的动荡滋长了人们的信仰危机B.大俄罗斯主义倾向激化了民族矛盾
C.单一经济结构加深了对外西方依赖D.与西方的经济差距增强了离心倾向
8 . 苏(俄)联在七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几次较大规模的政策调整。这些政策

A.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B.巩固了集体农庄的基础地位
C.贯穿计划经济的理念D.反映出农业问题的复杂性
2020-04-09更新 | 921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57年,赫鲁晓夫将原来一百人的中央委员会会议人数扩大到数百人。1962 年,又将地方党委一分为二, 分别负责农业和工业,并实行干部队伍的任期制和轮换制。这些措施
A.具有明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B.是高度集中行政模式的体现
C.冲击了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端D.为当时的农业改革铺平道路
2019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苏改革对比简表

中国改革苏联改革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签订包产到户“红手印”;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
1979年7月,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创办经济特区
1980年12月,颁发第一个个体工商业执照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遒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92年1月,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同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目标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住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
2018年,中国GDP总量达到90.03万亿人民币,居世界第二位。
1961年,苏联大规模扩大垦荒与玉米种植;同时以国家收购制代替又务交售制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迫退休
1965年9月,苏共中央实施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病逝。苏联经济继续滑坡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企业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发行《改革与新思维》一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新思维”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依据材料并结合中苏改革的相关知识,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中苏关联,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