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发展、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16-12-12更新 | 432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3届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元老痛切地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的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2016-12-12更新 | 244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1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1973年,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这项规定
A.使苏联部分工业实现了市场化
B.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
C.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失败
D.提高了苏联工业企业的公有化程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是许多百姓家里的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有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从根本上说明(       )
A.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有活力
B.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C.苏联忽视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
D.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极端低下
6 . 某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A.适应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B.能够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7 . 历史图标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多种信息。

阅读上面图表,从中分别提取美苏历史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知识予以说明

8 . 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 .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教授大卫•科兹曾对苏联解体原因作出以下解释:“苏共上层精英中,76.7%赞成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这些掌权者最终认识到,维护社会主义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符合自己利益的是资本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据此分析,大卫•科兹的意思是
A.资本主义模式优于社会主义模式
B.苏共上层精英们意识形态的蜕变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C.苏联解体证明社会主义行不通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误造成了苏联的解体
2016-11-27更新 | 4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辽宁省本溪高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有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是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对上述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评价历史人物要立足于现实
B.历史人物只有在成为历史后才可以评判
C.对历史人物的评判只有经历较长时间才更为客观
D.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一定要遵循一分为二的观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