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9月,苏共中央全会决定采取重大措施,对农业实施改革。1953年下半年,苏共中央通过一系列改革农产品收购制度的决议;1954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又提出大规模开垦荒地的决定。以这两项措施的出台为标志,赫鲁晓夫启动了苏联农业的改革,农业成为赫鲁晓夫改革的突破口。1958年6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决议,决定对农产品的采购制度和采购价格进行全面改革。取消现行的义务交售制,改成统一的国家采购形式,并提高收购价格以给农民增加收益。赫鲁晓夫还注意给集体农庄放权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但是由于急于求成,且赫鲁晓夫在全国盲目大搞种植玉米运动和垦荒运动,破坏了农业发展,农业改革成效不大。

—摘编自张喜德、蔡丹《赫鲁晓夫的改革开放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   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为适应工业化需要,在1953——1956年间通过在农村地区普遍建立合作经济的途径,对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济改革。中国共产党对农民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群众动员,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获得了广大农民的认同和支持。在此基础上,中共中央于1953年12月通过《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定》推进农业合作化的发展。根据中国农村的特点,采取了典型示范、分类指导、逐步过渡的办法,合作化运动发展得很顺利。到1955年底,全国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67万个。这段时期,在实践中遵循了自愿互助的原则,利用互助协作的力量来发展生产力,因而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拥护,农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合作化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摘编自李伟民《金融大辞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苏农业改革中得到的认识。
2 . 1958年6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决议,决定对农产品的采购制度和采购价格进行全面改革。取消现行的义务交售制和对机器拖拉机站工作的实物报酬制,改成统一的国家采购形式。这一做法旨在
A.恢复发展国民经济B.废除斯大林体制
C.促进农业生产发展D.实现国家工业化
2022-06-2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可以用来佐证当时苏联
A.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B.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C.斯大林体制被人们抛弃D.经济失去了上升的空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8年,苏共中央通过决定,将拖拉机等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并将机器拖拉机站改组为机器修配站。但原机器拖拉机站的人员不愿变为农庄庄员,其中驾驶员有一半左右离开了农业岗位。这一现象反映了(       
A.赫鲁晓夫改革缺乏群众基础B.技术工人的待遇高于农庄庄员
C.农业机械化的推行阻力重重D.体制因素制约了改革预期效果
2022-03-05更新 | 968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苏共开始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和批判个人崇拜,社会政治生活出现了巨大的转折,政治空气空前地活跃起来。这是因为当时苏联
A.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B.兴起了社会改革的热潮
C.受到了西方和平演变D.冲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
6 . 1953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250万吨,1956年为12500万吨。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苏联
A.义务交售制的实施B.大规模开荒的推行
C.提高粮食收购价格D.扩大农庄的自主权
2020-07-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提出了扩大企业权限,加强经济刺激,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以及各种经济杠杆和加强经济核算等新的改革方向。这一举措
A.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制约
B.冲击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C.加速了苏联工业化的实现
D.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基本国情
8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019-07-13更新 | 214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62年,某苏联专家建议:把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利润分配的基础上,挖掘企业生产潜力,其核心思想是利润刺激。赫鲁晓夫改革措施中符合这一建议的是
A.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B.鼓励大规模垦荒种玉米
C.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D.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10 . 下列措施或目标体现了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严重脱离苏联实际的是
A.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20年建成共产主义”
C.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D.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