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2023-01-19更新 | 692次组卷 | 97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4~1956年,苏联各部和主管部门撤销了一半以上的处、司、局和总管理局,下放了1万多个企业,国家指令性指标减少52%左右,扩大了企业在计划、财务、劳动工资等方面的自主权。这些举措(     
A.加强了对企业的领导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提高了企业职工工资D.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2022-07-16更新 | 382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农业长期徘徊不前。农业的长期落后不仅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了工农联盟的巩圆和政局的稳定,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大规模建立国营农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以保证国家和居民对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赫鲁晓夫在缩小农业部的职能范围,将组织生产活动的管理权下放给各加盟共和国和地方的同时,还改革农产品采购制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放宽对个人副业的限制,加强对集体农庄和庄员以及职工的经济刺激和物质鼓励。赫鲁晓夫的不少改革措施,推动了苏联农业的发展,并在以后的经济改革中一直被其后继者保留和沿用。

——摘编自金泉源《赫鲁晓夫的农业体制改革》

材料二20世纪40年代末,南斯拉夫政府多采取行政命令管理农民,但这些命令大多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致使农业合作化运动未能取得预期效果。1953年,南共中央颁布决议,规定农民“可以完全自愿地加入和退出合作社”,“在合作社形式上予以更多的灵活性和更多的自由”,允许土地的自由买卖。农村中的合作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是在社会所有制经济组织与

个体农民之间进行的。既有社会所有制经济组织与个体农民之间的低水平合作,如经济组织向农民提供良种、化肥、农药、技术指导等,而农民按合同向经济组织出售农畜产品;也有高水平的合作,表现为社会所有制经济组织与个体农民进行的某种产品的生产或某项经济活动方面的合作。这种具有自己特色的体制,尽管对某些消极因素未能及时纠正,但确实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摘编自李仁峰《南斯拉夫农业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苏联相比,南斯拉夫农业改革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4 . 下表是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表中数据反映出
A.苏联经济改革略有成效B.苏联工业化得以实现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新经济体制效果显著
2021-05-24更新 | 594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渭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海报,它反映了
A.斯大林模式B.赫鲁晓夫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6 . 1951~1955年,苏联的粮食年均产量为3850万吨。1961~1965年,年均产量达到1.303亿吨,增长近50%。肉类的年均产量由570万吨变为930万吨,增加60%以上;奶类年均产量由3790万吨变为6470万吨,增加70%以上。导致这一变化的在要因素是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成效显著
C.领导阶层的关注
D.斯大林五年计划实施的结果人
7 .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能够体现赫鲁晓夫“蛮干”的是
A.揭露斯大林一生的主要政治错误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C.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9 .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之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充分尊重。”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原有的模式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打破了原有的公有制形式
2018-07-17更新 | 22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2015学年陕西宝鸡卧龙寺中学高一上期末命题比赛历史试卷
10 . 斯大林去世后,后继的苏联领导人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其中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A.把重点放在农业上
B.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