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联共产党……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因为重工业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切部门、加强我们祖国的国防、增进人民福利的基础。这就是我们党的总路线,它经过苏维埃国家发展的一切经验的考验,符合人民的切身利益。苏联共产党今后也要十分坚定地贯彻这条总路线。

材料二   党中央委员会在几次全体会议上已经揭露了农业领导上的严重的缺点和错误,并且制定了提高谷物和畜产品产量的大规模的计划……为了认真改进对农业的领导,必须使我们的干部注意经济问题,注意减少生产中所花费的劳动,现有的材料表明,我国生产一公担牛奶和肉类所花的劳动要比美国多得多……

——摘编自《赫鲁晓夫代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总结报告》(1956214日),齐世荣总主编,张宏毅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1分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苏联模式的弊端,并列举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措施。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2023-07-30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中外历史纲要下
2 .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2023-01-19更新 | 758次组卷 | 98卷引用:2019年5月17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2——戈尔巴乔夫改革(二)
3 . 1954~1956年,苏联各部和主管部门撤销了一半以上的处、司、局和总管理局,下放了1万多个企业,国家指令性指标减少52%左右,扩大了企业在计划、财务、劳动工资等方面的自主权。这些举措(     
A.加强了对企业的领导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提高了企业职工工资D.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2022-07-16更新 | 402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十七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4 . 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是农业和工业并重;它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没有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2021-08-0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学业水平考试必修二判断题专项训练01(人教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表中数据反映出
A.苏联经济改革略有成效B.苏联工业化得以实现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新经济体制效果显著
2021-05-24更新 | 60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1期)-专题1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9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下面是1950—1962年苏联与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增长指标比较表。这说明当时
A.苏联经济效益与西方主要国家差距较大
B.苏联的工业化水平低于西方主要国家
C.冷战的消耗使苏联经济增长的势头减缓
D.苏联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重严重失调
2020-01-17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高三《新题速递·历史》12月第01期(考点08-14)
7 .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海报,它反映了
A.斯大林模式B.赫鲁晓夫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8 . 1951~1955年,苏联的粮食年均产量为3850万吨。1961~1965年,年均产量达到1.303亿吨,增长近50%。肉类的年均产量由570万吨变为930万吨,增加60%以上;奶类年均产量由3790万吨变为6470万吨,增加70%以上。导致这一变化的在要因素是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成效显著
C.领导阶层的关注
D.斯大林五年计划实施的结果人
2019-10-06更新 | 164次组卷 | 5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教材知识讲学(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专题08冷战与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核心素养)
9 .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2019-08-22更新 | 6490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18衡水名师原创历史专题卷:专题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8-19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赫鲁晓夫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下图是1953至196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对该图信息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冲击斯大林模式,初期取得一定成效
B.承认市场管理体制,造成了经济混乱
C.强化部门管理体制,降低生产积极性
D.与美国军备竞赛,致使经济全面滑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