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
2023-08-16更新 | 517次组卷 | 56卷引用: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62年,苏共中央通过决议,把州和边疆区的党组织改组成两个独立的党委会,即“工业党”和“农业党”。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A.实现国家经济发展B.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
C.增强地方自主意识D.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
3 . 1954年8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开始扩大企业领导的权利,国家对企业的指令性指标减少52%;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这些措施
A.确立了在美苏争霸中的优势
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影响了中苏关系的基本走向
D.改变了所有制结构
4 . 1960年初,苏联耕地与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已实现全面机械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上述结果的取得主要因为
A.结束了斯大林模式
B.苏联农业政策调整
C.玉米种植面积扩大
D.苏共“二十大”召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20世纪苏联推广玉米种植,提高粮食产量的一幅宣传画。该作品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A.农业领域的改革刻不容缓B.集体农庄的自主权有所扩大
C.农业经济的发展超越实际D.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6 . 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帮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表明苏联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7 .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B.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8 . 以下对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
②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
③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④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 . 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