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2023-01-19更新 | 732次组卷 | 97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18-2019学年高一期末历史试题
2 . 《 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指出:“ 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作者意在
A.揭露斯大林体制的弊端B.批判斯大林的极权统治
C.指出赫鲁晓夫改革的局限D.探讨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3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把经济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的苏联领导人是
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
2020-07-19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4 .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2019-08-22更新 | 6461次组卷 | 100卷引用:辽宁省开原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5年苏共部长会议通过《关于扩大厂长权限》的决议,规定厂长“在完成国家计划基础上,可以自由接受其他企业的订货,有权规定部分产品的价格和劳务费标准,可在编制和工资总额范围内调整企业人员的工资”。此决议
A.拉开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B.表明苏联工业转向了市场经济
C.使企业获得了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D.有利于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赫鲁晓夫在许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因地制宜地建立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主要有三种形式:承包到队的综合机械化生产队;承包到组的机械化小组;承包到家的农机手家庭承包。这一措施
A.改变了原有经济结构
B.废除了斯大林模式
C.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D.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提供模式
2019-06-18更新 | 289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做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
A.农业生产管理体制松散
B.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不高
C.农产品收购价格过高
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求
8 . “他在政治上对过去的许多冤假错案进行频繁昭雪;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集体领导体制原则;实行权力下放;在经济上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大规模开垦荒地……”材料中的“他”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9 . 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2019-01-30更新 | 2872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4-2015学年辽宁抚顺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10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2018-08-21更新 | 17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3-2014年辽宁东北育才校等三校高一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