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已有20万以上的各类企业和10万以上的各种建筑工程。与此同时,中央负责管理工业的专业部门也随之增多,1932年至1942年就从4个部增至25个部,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更膨胀到60个左右。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A.逐渐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C.传统经济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发展需要D.中央工业管理机构数量明显增加
2023-11-1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西部四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16-17高二下·甘肃武威·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
2023-08-16更新 | 459次组卷 | 56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新课标卷)-第35题
3 . 二战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都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其共同点为(     
A.改变了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一定调整D.导致了局势失控和国家的解体
2023-07-26更新 | 181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2021年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2023-01-19更新 | 692次组卷 | 97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学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苏联在1955年以前,国家下达的农业生产计划指标多达280项。1955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但是,这项决定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国家仍不时干预农庄的生产安排。这说明
A.苏联的国家机器运转不灵B.赫鲁晓夫的政策摇摆不定
C.苏联模式没有受到影响D.传统观念阻碍改革的推行
2022-06-21更新 | 335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实验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表为赫鲁晓夫时期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变化简表。苏联这一时期集体农庄与国营农场的变化反映了
时间 集体农庄数量(个)国营农场数量(个)
1953年 933004857
1965年3690011700

A.苏联农业取得了根本性进步B.赫鲁晓夫坚守全民所有制
C.苏联产业结构出现了大调整D.赫鲁晓夫扩大农民经营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58年赫鲁晓夫提出,力争1961年前在肉类、牛奶、黄油的人均产量赶上和超过美国,并要求各地党委书记向保证一年肉类增产两倍的梁赞州委书记拉里昂诺夫学习。赫鲁晓夫此举力图
A.扩大地方发展经济自主权B.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
C.顺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D.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
2022-05-09更新 | 384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素养提升练习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8 . 1951~1955年,苏联肉类的年平均产量为570万吨;1961—1965年,年平均产量达到930万吨,增长60%以上;1955年的农庄庄员平均月收入为25卢布,1965年达到51.3卢布。这一现象表明苏联
A.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B.集体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新经济提高了农业产量
D.经济模式的突破改变农业落后局面
9 . 1955年3月,苏共《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的办法》的决议规定,给集体农庄只下达农产品采购量一项指标,其他生产计划均由集体农庄根据农产品采购任务与自己内部需要来确定。这项规定(     
A.实现了农产品足量供应B.提高了农业产品的质量
C.彻底突破了斯大林模式D.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发展
2022-02-21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