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郑和七下西洋盛况空前,但是他下西洋的大量原始资料,如皇帝敕书、郑和船队的编制、名单、航海日志、账目等,本应存于兵部档案,如今却已荡然无存。据称有大臣因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国家财政难以负担,生恐皇帝再有此举,故私自藏匿并销毁。郑和之后的明清时期,政府转向放升领先世界的航海技术,关上了通往海洋的大门,直到四自多年后被西方国家用枪炮打开中国大门。

——摘编自苏纪兰《郑和下西洋的回顾与思考》

材料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认为海洋经略“实为海疆久远之谋”;魏源不仅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海防思想,而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工业和航运业推动海洋贸易生产发展,“以商贾为本计”的海洋经略思想……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之间,李鸿章发出了“御外之道莫重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的呐喊;张之洞提出了“整顿海军实为经国要图”……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指出:“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海军实为富强之基”。

——摘编自杨文鹤《海洋与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基本海洋政策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先进人物的海洋经略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的民族主义是在封建社会的母胎中孕育而生的,它的产生在于社会产生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壮大,进而民族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孕育而生。物质的生产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精神的生产也将如影随形。随着西欧社会的发展,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代表市民阶级,这个阶级反对封建割据和教会控制,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王权势力结盟。1617世纪,在西欧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君主专制国家,如英吉利、法兰西和西班牙等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人民对祖国热爱与效忠的表达。

法国大革命不仅把民族主义的表达推向了高潮,在具体的革命进程中把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紧密结合,充分展示了近代民族主义的深刻内涵。就此意义而言,法国大革命则标志着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

——摘编自宋新伟《民族主义在近代西方的缘起和蜕变》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就从没停止过对中国的侵袭和掠夺,到19世纪末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梁启超等人将西方的近代民族主义理论引入中国,期望以此为武器对抗西方的帝国主义,改变中国的被动局面。虽然在鸦片战争之后,传统的“夷夏之辨”和华夏中心观受到了异常严重的挑战,但其作为已根植于国人心中的传统思想,仍然构成了近代民族主义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自兴中会成立后,革命党人的宣传鼓动也极大促进了近代民族主义的生成与蓬勃发展。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对于民族认同的宣传,在实践中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新局面,都使得近代民族主义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并使其发展到最高潮。

——郭倩倩、秦龙《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生成理路与价值意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民族主义产生的条件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欧洲比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不同原因,并阐述其内涵。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当今全球化下民族主义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世纪的西欧,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是无人如晓的。相反,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的居民,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出其近代的形式……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民族主义的这种近代的形式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期得到了最大的促进……它是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自然扩散而传到邻国的,而且是对法国侵略和统治的一种反应。

民族主义因工业革命而得到进一步促进,因为工业革命凭借其新的大众交流工具,使对公民进行有效的、无所不包的教导成为可能。随着俾斯麦用马基雅维利式的外交手腕和他所称的“铁血”战争成功地统一了德国。到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欧近代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近代民族主义的内涵。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断地传入我国,以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被打破,中外文化交流的话语权被解构。尤其是甲午战争后中外文化交流及转型问题,它既包括人们认识的过程、观念的转变,也包括社会的变迁等。甲午战争后中外文化交流及转型打开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通路,并逐步引起了人们思想革命性转变以及社会的变革,从而也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阐述材料中关于甲午战争后中外文化交流及转型的观点,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物著述/事件内容
李大钊《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根据李大钊1923.9—1924.4期间在北大授课内容整理)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中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论十大关系》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了。
邓小平南方谈话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尝试,大胆地闯。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该主题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2020-07-08更新 | 11185次组卷 | 133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898年清末学堂之设,其旨有三:“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材料主要表明
A.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B.朝廷主动接受西方内容
C.朝廷借学堂教学回归国学D.传统经济政策发生改变
2020-05-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记载,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虽离家不计也。”这一状况实质反映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动D.中国近代的转型与变革
2020-05-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社会转型是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能否顺应社会转型的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国运兴衰。下表是14—19世纪左右中西时空坐标图:



阅读上述图表,提取相关信息,围绕“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选官制度一直在发展创新。在察举制下,州郡长官获得重大的选官权力,举主与被举者之间往往结成密切的依附关系,后者成了前者的“故吏”,还承担着一些封建义务。但随着考试之法的建立以及这一环节的日益重要,情况就在逐渐变化。地方长官提供给被举者的,已不是举后即可得到的官位,而只是一个考试机会。行官与否,在于应试者的个人才学;而擢第与授官,则是中央的权力。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官职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的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的文官改革命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代与西周的选官制度分别是什么。概括唐代科举制在选官方面有哪些发展。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中国科举制与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异同。
2020-03-1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