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2年,梁启超大声疾呼,“史界革命不起,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     
A.营造戊戌变法的舆论氛围B.培植国民意识和近代国家观念
C.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D.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 . 1912年,孙中山提出: “族无分乎汉、满、蒙、回、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 1919年之后,孙中山主张“举汉、满等名称尽废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这表明孙中山(     
A.民族自治的构想逐渐成型B.民族国家构想不断发展
C.强调各族人民有平等民权D.五族共和思想日益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05年,由张之洞领衔上奏的《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中倡议,办新式教育仍应“尊经学”,且“崇品行”,并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培养师范人才,对科举制下传统读书人妥善安排出路,这表明当时(     
A.清廷科举制改革措施较完善B.教育转型局势复杂矛盾重重
C.改良理论仍然占据舆论主流D.中体西用思想得到一定延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外交战略和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伴随对时代主题认识的变化,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从“支持世界革命”变或“为国内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据此可知(     
A.中国外交政策全面“另起炉灶”B.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C.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调整的立足点D.中国注重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着手进行海关税务人员的"国产化"。至1937年,海关各口岸的税司已由1929年的仅8名中国人上升到有三分之一的职务由中国人担任。这一举措(     
A.折射出国民革命的深化B.废除了西方列强在华特权
C.体现了民族主义的倾向D.顺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留下许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包括(     
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证
②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④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022-12-1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60年5月,周恩来访问亚洲6国,1963年底至1964年初又访问了非洲13国。中国通过“民间往来”发展为“半官方往来”,以改善中日关系。1964年1月,中国与法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成为中国加强同西欧国家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A.始终保持与各国密切的双边关系B.外交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
C.采取积极策略力图走出外交困境D.开始突破西方外交的封锁
8 . 有学者统计了以下两表(表1和表2)。观察表1到表2的变化,最合适的论文主题可能是(     

表1: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关系用语频率

内容事件用语文书用语对外政策机构仪式用语
举例夷、红毛、藩属、西洋诏敕、谕旨、表怀柔、贸易管制理藩院、礼部三跪九叩、朝贡、跪、接见
比例(%)74.9%2%0.81%2.4%19.8%

表2:鸦片战争后清朝对外关系用语频率

内容事件用语文书用语对外政策机构仪式用语
举例夷、酋、洋、道歉、致电、欧罗巴函、照会、国书、咨文通商、外交外务部跪、朝觐、握手
比例((%)87.5%4.7%1.3%0.8%5.7%

A.《变法维新思潮的影响》B.《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C.《天朝上国观念的转变》D.《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022-11-12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下面是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1937年3月19日的一则报道,下述戏剧公演活动(     
“因为戏剧运动近来极为热烈,连日来大规模的公演数次,实现了苏区近年来未有之盛况,决定人民抗日剧社扩大成立。通过戏剧公演进行抗战纪念,对剧本进行审查印发,出版戏剧刊物,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

A.扩大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影响B.体现了中共思想宣传的大众化
C.旨在塑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形象D.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
2022-08-2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所示为晚清时期外交使节制度的概况(部分)。据此可知,晚清使节制度的建立(     
时间过程
1866年英国人赫德回欧洲休假,清政府派斌椿代表团随赫德同往
1867年清政府正式派美国人蒲安臣充当“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清政府派礼部郎中孙家谷等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
1875年清政府谕旨候补侍郎郭嵩焘出使英国,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驻外使馆,到1894年,清政府向外派使的国家有12个
1876年总理衙门制定了第一个《出使章程》,确定了外交官的驻使年限、权限等
A.严重受制于西方列强的政治干预B.使清政府摆脱了天朝上国传统观念
C.有利于中国观察和了解外部世界D.表明清政府寻求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2022-08-26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