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简况表(部分)

时间历史事件
两汉佛教传入中国;儒学在东亚、东南亚流行;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 朝鲜的特产檀弓、果下马等输入中国;中国的铜镜、漆器等工艺品,以 及铁制生产工具传入朝鲜和日本。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 养蚕繅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魏晋南北朝与西域、日本、朝鲜等国交往更加紧密;佛、道、儒融合。
隋唐佛教完成本土化;波斯、阿拉伯的使节的商人大量来中国;玄奘西行印 度;鉴真东渡日本;日本以唐制为蓝本进行大化改新;唐朝的丝绸、瓷 器大量运往欧洲和非洲。
宋元造纸术传出;儒学融合佛教等其他文化,宋明理学形成;火药传入欧洲; 中国人进入琉球;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来华。
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儒家等文化传欧洲,丝、瓷、园林设计深受欢迎;郑和七 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西学东渐,西方天文、地理、数学等知识相继进 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清政府实行 闭关政策。
依据表格,选取一个划分尺度,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进行阶段划分,并加以阐释。(要求:明确说出划分尺度,阐释时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观察下列图片,完成下列小题。

A马噶尔尼使团访华

B《燕然山铭》石刻

C驻藏大臣令牌


D汉委奴国王金印

E井真成墓志拓片

F唐蕃会盟碑


(1)将上述表格内容按照时期分类(填写字母)。
秦汉________隋唐________明清________
(2)将上述表格内容按照内容分成两类,先写出类别,然后在类别后写出相关内容的字母。
2022-05-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从汉唐盛世到清末民初,我国的对外称呼不断变化。纵观我国对外称呼的历史嬗变,可以窥视出中华民族的心态变化轨迹。阅读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称呼字义释读
“番”“番”是我国最早对少数民族和外国的称呼,已有三千年历史,“九州之外,谓之蕃国”。
“胡”汉唐时对我国北方及西域的波斯、大食泛称为“胡”;从西域引进的物种称呼皆带胡,如胡瓜、胡萝卜、胡笳;唐对旅居长安的西亚人通称胡人。“胡”字带有贬义,如“胡虏”、“五胡”。
“夷”“夷”是对华夏族对东方各族泛称,汉时指四方少数民族,清代多指外国人。“近唯英夷,实乃巨诈”(龚自珍语);“夷”字民间使用较少,多见于文人笔墨。
“洋”《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现代化的”;《辞海》释义为“旧时泛指来自外国的事物”,与“土”相对。晚清出现许多冠以“洋”的词汇如东洋(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洋文、洋布、洋行。“洋”长期被视为先进和高品质的代名词。
“西”“西”字专指西欧和美国,称呼其他国家时具体指出地域或国度,如非洲人、印度人。洋务运动后与西方有关者皆称“西”,如西服、西餐、西医等,我国对外称呼渐被“西”字取代。“西”字作为表示地域方位的概念,剔除了“崇洋”“慕洋”的成分,体现出民族心态的成熟。
“外”改革开放后,“外”字在对外交流中广泛使用,外汇、外贸、外资……,不但涵盖西方国家,也包括世界各国。“外”字彰显不亢不卑,不媚不张的民族气质。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取材料中关于中国人对西方或外国人称呼变化的若干信息,结合当时中国的国家地位、国民认知水平或民族文化心态的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信息展开分析论述,可依据材料自选角度进行论证;观点明确,层次清晰,史论结合)
2022-05-19更新 | 222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国时期教育部于1912928日公布了《小学校令》,对初等小学有关课程作出一定规定,如表(括号内数字为每周教授时数)。

初等小学校各年级教授程度及每周教授时数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
修身道德之要旨
2
道德之要旨
2
道德之要旨
2
道德之要旨
2
国文发音,简单文字之读简单文字之读法、书法、作法、语法简单文字之书法及日用文章之读法、书法、作法、语法简单文字及日用文章之读法、书法、作法、语法简单文字及日用文章之读法、书法、作法、语法
算术20以内之数法、书法及加减乘除
5
百数以内之数法、书法及加减乘除
6
通常之加减乘除
6
通常之加减乘除,小数之读法、书法及其简易之加减乘除等
5
手工简易细工
1
简易细工
1
简易细工
1
简易细工
1
图画单形,简单形体
1
单形,简单形体
1
简单形体(男21
唱歌平易之单音唱歌游戏
4
平易之单音唱歌游戏普通体操
4
平易之单音唱歌
1
平易之单音唱歌
1
体操游戏,普通体操
3
游戏,普通体操
3
缝纫运针法,通常衣服之缝法(女1通常衣服之缝法,补缀法(女2
总计222628
29
28
29

阅读表格,从中提取任意一个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理充足,逻辑清晰)
2022-02-17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表格信息为二战后的美国与传统霸权国的对比,据此可知
传统霸权国美国
主要目标控制控制
政治类型直接间接
领土扩张非常重要对国家的重要性较低
意识形态扩张对政府的重要性较低非常重要
国家经济的开放性不对外界开放开放
权力的运用运用本国力量发动战争与盟友联合发动战争
军事力量与他国军事力量少有联系与他国军事力量有联系
A.美国更加注重意识形态的扩张B.美国更注重领土扩张
C.美国更加注重使用本国力量发达战争D.美国与他国军事力量少有联系
2021-09-18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0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之百年100年前,上海望志路(今兴业路)一幢石库门里亮起了一盏明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宣告成立。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跌宕起伏的百年命运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从创建之初的53名成员,历经艰难曲折与不懈奋斗,发展壮大为拥有近九千万党员,成为全球最大的政党与执政党,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

以下是根据中组部共产党员网相关材料整理的中共历次重大会议表格。

历次时间/地点参会人数/代表党员主题或内容或意义
一大1921上海嘉兴12人/53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大1922上海12人/195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大1923广州30余人/420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四大1925上海20人/994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五大1927武汉82人/57967虽然批判陈独秀的错误,但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六大1928莫斯科142人/4万余名制定的路线基本正确,对中国革命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1935年遵义会议在长征过程中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七大1945延安547人/121万名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写入党章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八大1956北京1026人/107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九大1969北京1512人/2200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十大1973北京1249人/2800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十一大1977北京1510人/3500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但仍肯定其错误理论和实践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十二大1982北京1545人/3900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三大1987北京1936人/4600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四大1992北京1989人/5100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十五大1997北京2048人/5800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纲
十六大2002北京2134人/660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纲
十七大2007北京2217人/7400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纲
十八大2012北京2270人/820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九大2017北京2300人/890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8年载入宪法

(1)结合所学,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创立的背景是什么?
(2)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性的会议,请任选其中的一个,陈述其伟大意义。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这一百年的历史?
2021-05-0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组织了第一届高等考试,普通行政人员所考专业科目中,每科试题为二至三道。下列表格选取了每科项目中的一道题。据此可知,当时文官考试(     
专业科目试题
国文天下之治,天下之贤共理之论
行政法试从五权制度上说明行政之意义
财政学公债制度对社会资本之构成有何影响,试详述之
劳工法规试述工厂法中关于童工、女工之年龄、工作种类、工作时间等限制条件,并说明其理由
国际公法外国船舶在一国领海海峡及内河中航行时所受之限制如何
A.程序公开公正B.“以党治国”色彩浓厚
C.彰显现代意识D.注重选拔通才知识考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是不同时期美国关于海洋航行的主张。据此推断(     
时间人物文件内容
1918年威尔逊“十四点原则”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
1945年杜鲁门《大陆架公告》位于公海以下、邻近美国的海域内的所有自然资源均属美国所有,并应在美国的管辖范围内,大陆架海域的公海及公海的自由与畅游权,将不会受到任何损害。
2004年布什《国家安全指针41号》维护海洋自由,保护合法的军事和商业航行。
A.美国具有捍卫海上自由的传统B.美国用海洋权益促进友邦合作
C.美国以此维护国家利益和霸权D.海洋资源成为全人类共同财产
2024-02-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近代以来,国际海洋法权不断发展完善。下表是其中的部分史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史实
15-16世纪1494年西班牙、葡萄牙两国订立了《托德西拉斯条约》,划定一条称为“教皇子午线”的分界线,线以西归西班牙,线以东归葡萄牙。1529年两国订立《萨拉戈萨条约》,在太平洋中再划一线,将全球海域划分为二,两国垄断海洋通航权。
17-18世纪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发表《海上自由论》,提出海洋自由原则,遭到以英国人塞尔顿为代表的海洋闭锁论的反对。18世纪后,英国放弃“海上控制论”转而支持主张把海洋划分为领海与公海的主张。此后公海观念逐渐被普遍接受,相应的立法和规则也不断涌现。
19-20世纪在经过了欧洲国家一系列的海战后,1856年欧洲七国签订《巴黎海战宣言》,宣布废除私掠船制度,确立保护中立船和海上封锁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提出海权论,海洋大国开始重视对制海权、海上贸易运输规则、海战规则以及海战人道主义保护立法。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第三世界国家捍卫海洋权益运动的兴起,《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82年出台。它重申传统自由航行与领海主权原则,对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海洋污染处理等事项做出了规定。但某些海洋强国却动辄利用强大的海上力量构建《公约》之外的海洋法律秩序。

——摘编自马得懿《海洋法律秩序生成:历史脉络、法治困境与海洋法权》


据材料,围绕“近代国际海洋法权的变迁”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
2024-01-19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了古代中国到近代中国海洋意识发展的概况。

内容出处
桓公曰:“何谓官山海?”管子对曰:“海王之国,谨正盐策。”……百倍归于上,人无以避此者,数也。《管子》
凡海舶欲至福建、两浙贩易者,广南舶司给防船兵仗,如诣诸国法。广南舶司鬻所市物货,取息毋过二分。《宋史》
海防之要惟有三策:出海会哨,毋使入港者,得上策;循塘距守,毋使登岸者,得中策;出水列阵,毋使近城者,得下策;不得已而至守城,则无策矣。郑若曾《筹海图编》(初刻于1562年)
(英吉利)其志盖欲扼此东西要津,独擅中华之利,而制诸国之咽喉。古今以兵力行商贾,以割据为垄断,未有如英夷之甚者!魏源《海国图志》
故久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
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孙中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海洋意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