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中国与西方

在学习过程中,有同学对15-18世纪的中西历史进行了分类对比,形成了以下表格。

15~17世纪前期:
中国(明朝)西欧
政治君主专制强化          (1)形成,君主专制出现
经济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活跃商品经济活跃,          (2)出现
思想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3)运动促使思想解放
文化总结性科技成就丰硕近代科学开始兴起
外交             (4)下西洋全球航路开辟
17世纪中期~18世纪
中国(清朝前期)                  西欧
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出现“盛世”局面;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5)爆发,民主政治开始确立
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得以恢复和继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但          (6)仍占经济的主导地位。工业革命开始,采用机器生产。
思想文化整理和编撰传统文化典籍,形成总结性著作;但是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创新。          (7)宣扬理性,促使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
外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积极对外扩张

请根据表格情境,完成相应(1)--(7)的选择或填空,并简要回答(8)。
(1)此空白处的内容当是( )   
A.封建制度     B.民族国家
(2)此空白处的内容当是( )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B.大机器生产        C.垄断组织
(3)__________                           
(4)________
(5)此空白处的内容当是( )   A.民族解放运动     B. 资产阶级革命
(6)_________
(7)此空白处的内容极可能是( )       A. 宗教改革       B.启蒙运动
(8)从上述材料中概括出17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开始相对落后的表现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轴心时代”之文明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山水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之处。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轴心时代,从时间跨度看,大致相当于我国        时期。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轴心时代文明多元并存。按示例,将下列示意图字母所示范围与表格中的文明区域相匹配。(填写字母)

中华文明E
古印度文明D
古希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3)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是轴心时代中西方文明的代表,依据提示填写表格。
比较范畴轴心时代的古代中国轴心时代的古代希腊
地理环境大河流域、土壤肥沃、雨量充沛
经济方式商业、航海业、贸易业发达
政治特征以雅典民主为代表的城邦政治
文化建树学派众多、百家争鸣
(4)阅读下列轴心时代中西方思想家语录,回答问题。

问题:概括上述中西方思想家的主张。结合他们所处时代背景,简析形成各自思想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西学东渐
在中西文明的交流、碰撞中,近代中国社会各层面都发生了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在通事(注:翻译)、买办、商人中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列表格是洋泾浜英语示例:

英语

SandwichBeerTelephoneEngineDollarsommission
洋泾浜英语三明治啤酒

德律风

引擎

大拉斯康密兴

词义

肉加面包麦制酒

电话

发动机外币   

材料二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对西方挑战的反应从军事和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和文化领域。这种大反映在中国人选择翻译的西方书籍的类别有了改变。在1850年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四比一;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二比一的比例超过了前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


(1)从材料一的表格中,你能获取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哪些信息?   
(2)依据材料二,指出1902年前后两个时期中国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呈现的特点是什么?
2020-02-1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材料:在约500年至1500年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不发达地区。与中国比较,这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放慢自身发展的作用,人们称之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世纪以后中西方历史呈现出不同发展趋势,中国越来越“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困扰。参考下表范例,完成空格内容填写。(8分
15世纪以后中西方发展趋势比较
领域东方西方
经济______经济占主导地位逐渐向工业国家转变
政治开疆拓土版图奠定;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逐渐确立________________
思想文化理学主导,八股取士、实行文化专制历经文艺复兴、___________等洗礼,人文主义、理性勃兴
对外政策海禁、闭关锁国,几与世界隔绝___________________
总体趋势逐渐落后以致挨打逐步迈向现代化
2022-06-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1932年11月,《东方杂志》向国内知名人士征稿,邀请他们谈一谈自己关于国家和个人的梦想,并在1933年1月刊出。其中关于“梦想的中国”最活跃,朱自清、徐悲鸿等137人投稿。残酷现实催生“梦想”产生,请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XXX先生:在这昏暗的年头儿,英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之下活受罪,便是我们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沉沦苦海之中……但是我们真的没有出路了吗?我们绝不作如是想……因此我们特发起,在1933年的新年,让我们大家来做一回好梦,对于理想的中国,理想的个人生活,各人应该有各人不同的梦……

——《东方杂志》1932年第6号征稿信

材料二   “梦想的中国"来稿关键词统计表

序列关键词提到该词的作者人数该词在全部稿件中出现的次数
A阶级2758
B教育2750
C帝国主义2341
D民族2170
E日本1838
F社会主义1320
G世界大同1113次(与大同近似词归入此类)
H文化2234
J世界大战56

材料三   “我梦想未来的中国政府不守无抵抗主义也不向国际联盟求救"(作家彭芳草)

“剿共的军队和共产党的军队都一起开赴战场,中国经过英勇战斗收复失地。"(周毓英)

“我梦想中的未来世界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同世界,打破一切民族和阶级的区别,全世界成功(为)一个大联邦……一切平等,一切自由。”(柳亚子)

“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到一触即发之势。第二次世界大成便是中国翻身自强之时,因为大成将促起了中国的自觉,促成了中国的团结,更促成了中国走上奋斗争生存的道路,甚至可能一跃而成为东亚强国。”(徐伯璞)

“那时中国的一切都以'人'为基础,要以人役物,不以物役人。大家觉悟工精制与资本主义的弊害……节制资本,调和生产与消费,使无过剩不及之弊。"(曾觉之)


(1)材料二“梦想的中国"来稿关键词反映一些共性问题,请结合材料三内容,按下表中分类标准,选择材料二序列中合适的代号填入表内空白栏。
分类选项
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渴望民族振兴
幻想中国是“社会主义”式的理想国(含大同思想)AFG

(2)材料三中徐伯璞对未来中国的预测是否有其合理性?请说明判断理由。
(3)你如何看待在“这昏暗的年头儿”中国知识精英关于“梦想的中国”征稿活动最活跃这一现象?
2021-05-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