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仅仅明白一句话,通晓一个词,善治一件事的人,就只可能谈论其片面的见解,而不能广泛举例、全面阐发事情。圣人由此明白,一种言辞不可能兼容多种含义,所以,广博地选取言辞以便表达;又知一种事物不能兼备通例去概括众多现象,所以,广泛设立名分来比量各种事业功效。圣明的君主处在朝廷高位上,民众自然不敢私立异说或自视高贵,国内就没有标新立异、怪诞俗的事情,没有混杂不伦的习俗,也没有荒唐不经的礼仪,士人们也就不敢私立异说。对于那些傲慢不恭、改变法令、自立礼仪、擅定体制、制造异端邪说的人全部都要严惩不贷。

——摘编自李山、轩新丽译注《管子》(中华书局版)

材料二在古希腊雅典城邦制度下,言论自由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每个公民可以自由的发言讨论城邦的事务。但是,古希腊的“言论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和约束的,在整个民主政治环境中,公民必须将个人的自由与服从法律结合起来,在他们看来法律是让他们心服的,就像公民大会上的决定是大多数人的意志的体现一样。

——摘编自张英英《浅析古希腊时期“言论自由》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古代中西方“言论自由”产生的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先秦和古希腊言论自由的异同点并说明其现实意义。
2021-09-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25年,苏联《农民报》刊登了《男人心灵的哀号》一文,文中主人公的妻子将要与其离婚并“拿走她应得的一份”。一些读者在回复中感慨道:如果“法律条文把妇女限制在1917年以前”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由此可见
A.农业集体化使妇女工作机会增加B.当时普遍义务劳动中妇女地位提高
C.十月革命后妇女的权益得到保障D.计划体制下男女平等观念不断加强
2021-08-21更新 | 375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磁灶中学、内坑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020·北京·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911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一组漫画,表现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切担忧。画中的老虎代表中国,人物代表西方国家。四幅画名为“康乾时之中国”“咸(丰)同(治)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和“将来之中国”。下列四幅画的序号与上述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
2020-10-05更新 | 3794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四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1790年【美国】拥有8000人以上的大城市只有5个,其人口不到13万人。182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到1870年城市数目增至663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5.5%。……到1920年有5020万人居住在2722个城市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9%。

——摘自杨荣《工业革命对美国城市化的妨碍》


(1)依照材料一,概括促进美国城市化迅速进展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推动城市化进展的?

材料二 美国城市化的突出特征是大都市郊区化,城市呈网络状向外扩展,人口密度较低。这尽管给人们带来较大的生活空间,但这种“以汽车追房子”的美国城市化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基础设施投入大量增加、公共交通组织成本上升、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费大福增加,工作、生活成本提高等。后来不得不进行城市改造和环境治理,为此付出了相当高的代价。

——《美国城市化模式不是中国城市化的样板》

材料三 【新华网北京7月27日电】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27日说,“7·21”特大自然灾害给我们的教训异常深刻,在灾害面前,我们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应急治理都暴露出许多问题。他说:“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永久铭记那个教训,不断地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工作,使我们的规划建设更科学、更符合自然规律,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加以人为本,并确保如此的灾难不再重现。”


(2)依照材料二并结合“‘7·21’特大自然灾害”,思考当今中国城市化与美国城市化存在着哪些相似的问题?
(3)“‘7·21’特大自然灾害”和美国城市化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的城市建设有何启发?
2019-11-2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建三明一中、三明二中2018年高三上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近代以来中国人先后做过“英国梦”、“美国梦”、“俄国梦”等众多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

材料一J.里夫金在《欧洲梦》一书中认为:“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最先进的物质进步和最丰富尤其是最平等的成功机会……“欧洲梦”则不然,它强调生活质量、可持续性、安定与和谐……

——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

材料二“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节选杨凯《中国梦的方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梦”与“欧洲梦”的共同思想根源。简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一路走到1949年”使“民族复兴梦”牢靠起来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人为实现“英国梦”和“美国梦”分别做了哪些努力及当时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城邦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

——摘自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权利制衡意味着强制性的对话,有利于促进利益均衡。比如:2006年纽约地铁工人大罢工,最后,一方面工人的养老金低贡献率得以维系,另一方面工人又必须略微提高对医疗保险的贡献率,同样是“斗争双方”都必须做出妥协。……一个充分制衡的政治制度,等于无形中增加这个制度里的“协商点”,从而尽显消减公共政策中的专断性……当无数普通民众开始走进大都会博物馆欣赏艺术品,去林肯中心听歌剧,坐在咖啡馆里聊政治,谈论貌似“事不关已”的全球变暖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说,美国民主最后的结果不仅是“大量贵族的平民化”,更是“大量平民的贵族化”。

——摘自刘瑜《民主的细节》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与中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美国政治与古希腊、中国相比的优势及其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