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民本”二字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臻于成熟。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战国之后,民本思想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到明清之际达到巅峰。

——摘编自丁伟民《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现代借鉴意义》

材料二 “民主”一词源于西方,英语的民主democracy源于希腊文demokratia,意思是人民当家作主,启蒙运动时西方明确提出主权在民思想:“主权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国家最高权力,政府则只是受主权者的委托去执行公意,他们只是以主权者的名义行使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撤换他们。”

—一据应克复等著《西方民主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主权在民思想”的不同并说明其根源。
2020-12-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回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二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   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摘编自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此外,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产生的根源。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朝的商业革命和西方的商业革命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自由主义者认为它是中国的文艺复兴。1918年冬筹办学生杂志《新潮》时,编辑选用的英文刊名是“TheRenaissance”(“文艺复兴”),这表明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正在开展的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有某种相似之处。20世纪20年代以后,许多自由主义者在论及这场运动时都持这样的观点。

——根据周策纵《五四运动史》改写

材料二   “五四”事件之后,女子开始参加学生运动,出席社会和政治活动。男女男女合校开始实行。“五四”事件之前,很少有女子高等学校,然而,1922年已有28所大专院校招收女生。他们被教育成独立的公民,而不是家庭的附属物。“五四”事件后,女性的就业机会增加,自由婚姻更为普遍。

——摘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后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点的表现。
2020-03-2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税制改革一直是中外经济改革的主体内容之一,实践证明,税制改革对整体改革的推进、经济发展的促进发挥了作用。

材料一   在1851~1911年间,就清税放总量迅速增长。由于对外赔款、新政用费,对政费用巨增,全国各地苛捐杂税层出不穷。传统税收项目,如地丁、盐课、关税等,纷纷报解短收或无收,清政府被迫允许各省自辟财源,以应急需,由农业税为主体逐渐转变到以工商税为主体。漕粮是清政府向产粮较为丰富的省份征放的一种实物税。这种实物税专供京师皇室、贵族和官兵食用。咸丰以后,清政府被迫对漕粮征解制度实行一系列改革,实行部分漕粮改折,即有漕各省需按一定比价,将漕粮改折银两,所征银两上缴中央或留作地方之用。鼓励和求助民间商人补给京仓,以弥补漕粮运额之不足。

——摘编自邓绍辉《晚清赋税结构的演变》

材料二   随着17世纪中叶后英国赋税制度的近代化和“现代税收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政府才得以利用日益增长的赋税收入,大力扩充海陆军,鼓励和资助商业公司和冒险家走向世界,开拓广阔的国外市场,建立一个又一个殖民据点,推行血腥的殖民掠夺。到1760年代,英国终于成了一个拥有许多殖民地的大帝国。而从殖民地掠夺的亿万巨额财富,被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并转化为资本,这些资本又成为引起英国工业革命“机器运转的主要发条”。

——摘编自谢天冰《英国赋税制度的近代化及其特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税制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税制变革的相同和不同影响。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税制改革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