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出访中国后,中国在西方的视野里成为一个愚昧落后、保守顽固的形象。然而自1920年起,一些英国文学家、哲学思想家踏上中国土地,掀起新一轮中国热。思想家罗素认为中国文化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个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形象”的变化缘于(     
A.西方文化的自我审视和反思B.国际关系格局根本变化
C.中国文化自身的先进和优越D.中西方国际地位的互换
2 . 钱穆认为,“依照中国人的理想,一家人平等谓之家齐,一国人平等谓之国治,天下人平等谓之天下平。”而近代西方人所提倡的平等只是法律上的平等和机会上的自由,导致了社会的功利化。由此可见,钱穆认为(     
A.中国的平等观比西方更具有优越性B.中国的平等观是指“人格”的平等
C.近代西方的平等观不具有普世价值D.西方的平等观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2022-09-28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北宋《宋刑统》规定:对于丧夫的妇女,“非女之祖父母、父母而强嫁之者,徒一年;期亲嫁者,减二等,各离之,女追归前家,娶者不坐”。宋真宗时,下诏:“不逞之民娶妻,给取其财而亡,妻不能自给者,自今即许改适。”宋代这些规定
A.反映出妇女政治地位的提升B.表明理学正统地位出现动摇
C.说明妇女再嫁受到官方反对D.有利于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4 . 一战期间,大量妇女进入工厂和管理部门,接任了许多过去被认为只有男子才能承担的工作;在英国,妇女甚至组成了军队妇女政治团队;1918年,30岁以上的英国妇女获得了选举权。由此可知
A.战争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动力B.英国政治生活中性别歧视消失
C.妇女解放是时势发展的结果D.妇女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2022-01-18更新 | 453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1年5月,《解放日报》发表《略谈妇女工作作风》一文,批评延安妇女工作“不从社会经济基础上去探究妇女被压迫的根源,而把妇女被压迫受痛苦归咎于男子”,认为这势必造成妇女解放与根深蒂固的男权观念的激烈冲突,影响乡村社会的稳定。这旨在
A.服务全民抗战大局B.揭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C.批评妇女工作失误D.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
2021-12-29更新 | 584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12月调研历史试题
6 . 1978年,时任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的袁庚提出“冲破束缚,放手大干,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思想;1979年,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气魄,“炸山填海”建立起蛇口工业区;1981年,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这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开拓创新、敢闯敢干B.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C.尊重科学、生命至上D.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7 . 犹太安息日法明确规定:“但第七日是……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牛,驴,牲畜,在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使你的仆婢可以和你一样安息。”这种规定主要蕴含着
A.平等主义思想B.自由主义理念
C.保护弱者原则D.信仰法律精神
8 . 公元1世纪,身为游牧民族的大月氏人在中亚建国,形成庞大的贵霜帝国。4世纪在中国北方建立的“五胡十六国”也是游牧民族在农耕世界建立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建立
A.体现了草原文明优于农耕文明B.客观上促进民族和文明的交融
C.导致了亚洲落后于时代潮流D.推动了全球贸易网的初步形成
9 . 20世纪40年代初,冯友兰指出,“以前我们要西洋化,现在人常说我们要近代化或现代化”。他还说,“我们近百年之所以到处吃亏,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国底,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古底。”据此可知,冯友兰旨在
A.探寻现代化的道路B.挑起东西文化之争
C.批判封建君主专制D.推崇全盘西化观点
2021-08-27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新高考2022届高三8月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罗马帝国给予地方总督与基层共同体更大的权力;汉朝的组织虽然深入到乡村基层,但对于地方的具体事务,中央政府更多地采取了放任政策,让郡守自主施政。其共同因素是
A.国家统治力量有限B.地区发展差异较小
C.法律制度相对完善D.国家疆域面积广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