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类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258年蒙古南侵,南宋财政亏空加大,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胀恶化。为解决以上问题贾似道推行公田法(低价购买民间尤其官员手中超限的部分土地),结果激起民怨,加剧恶性通胀循环。1262年面对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进攻,为解决财政压力,威尼斯授权政府发行国债(以税收作为定期利息),被称为13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战争催生了金融创新B.反映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差异
C.政府垄断破坏金融秩序D.金融稳定是政权巩固的重要因素
2 . 奥运会不仅是奥运健儿拼搏的舞台,也是大国文化展示和政治博弈的舞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围绕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突出了“文明”与“和谐”,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而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为“奇妙岛屿”,展示了英伦三岛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风情。从这两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可以看出北京奥运会场面壮观浩大,突出整体效果。在中国,群体文化是主子的价值观,强调群体的利益和荣誉……强调统一性、整体性。而伦敦奥运会则强调“全民参与”,开幕式上人文气息更为浓厚,还原了生活的本来面貌,展示了普通民众个体的多样性。英国文化受欧洲文艺复兴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个体文化占据主体地位,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个体的特征与差异。

——摘编自林肖《从北京与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析中西体育文化之异同》

材料二   现代奥运会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因此,摆脱不了政治的影响。正因为奥运与政治有着紧密联系,奥运便显示出其独特的政治功能……但实际上每一个运动员都代表一个单独的国家(地区),于是,政治问题、政治角度的分析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奥运会的考虑范围,其结果是,民族主义情感使得奥林匹克成为国际竞争的舞台,把奥运会作为宣传国家外交政策的工具的现象也经常出现。……政府干涉奥运会的理由包括诸如推行外交政策、国家宣传、反对、合作、外交承认或不承认、推进人权或经济发展、抵制等……可以讲,所有的奥运会都受到参赛国之间意识形态、政治差异方面的影响。所以,要求奥运会不受这些外来的影响是不可能的。

——摘编自黄世席《奥运会政治化之法律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奥运会开幕式所透视出的中英文化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奥运会政治化倾向的因素,对此你有何认识?
2022-04-1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她”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明的女性新代词,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于1921年7月第13期以后,启用“她”字指代女性和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解放画报》第12期(1921年),描绘了一女子被大秤碇压住,动弹不得,秤砣上写着四个字“男统主义”。

图2《解放画报》第15期(1921年),描绘了一女子被锁链捆绑在刻有“经济”二字的石柱上,她一旁放置了写有"实学”和“职业"的斧头。其题词为:“打器在她旁边,一味的不用,难道不要解脱这束缚么?”

图3《解放画报》第17期(1921年),其题词为:“她受过四千多年束缚,已经半身麻木。现在有人扶着她走,总该起来活动了。”不仅以女性指代祖国,且以女性来搀扶她醒来活动。

——摘编自黄兴涛《“她”字的文化史》


结合时代背景,对三幅漫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加以解读。

4 . 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对中国社会与文化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情况:


继马戛尔尼访华后,1807年英国派马礼逊来华传教,此时嘉庆帝厉行闭关政策,严禁传教活动,禁止外国人学习中文。马礼逊好不容易聘诸的中义老师,身上经常带着毒约,一旦被官府发现以便随时自尽。他还注意到,中国人拥有某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称外国人是“番鬼”。在官府的迫害下,他不得不离开广州,到澳门和马六甲一带进行传教和学术活动。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

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并借助“体用“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将中西学纳入统一体内,它进一步冲破了“夷夏大防”的藩篱,为人们大胆接受西学开辟了道路。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收。

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取19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两项特征并进行解读。(要求:信息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