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2024-04-29更新 | 154次组卷 | 117卷引用: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法律实行轻罪重罚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2-22更新 | 194次组卷 | 33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端午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南朝人文献中关于端午节的记述摘编如下: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曰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茂……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荆楚岁时记》曰:“(五月五日)是日,竞渡。”“竞渡”之俗即“俗以五日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竞渡是其遗俗。”“屈原以夏至赴湘流,百姓竟以食祭之。常苦为蛟龙所窃,以五色丝合楝叶缚之。”“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攘毒气。”“端午以菖蒲生山涧中一寸九节者,或镂或屑,泛酒以辟瘟气。”

材料二   东亚的日本端午民俗的记载可追溯到公元611年编撰的《日本书纪》:“推古天皇十九年(公元611年)五月五日在菟田野(现奈良县宇陀市榛原区足立)举行‘药猎’,拂晓参加者集合在藤原池附近,天亮出发。”

7世纪末,东亚的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新罗的佛教、姓氏习惯和节日习俗深受中国影响。东亚地区文化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等方面,也深受唐朝文化影响,东亚文化发展。

(1)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材料一中端午节习俗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内涵。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对隋唐时期“东亚文化发展”进行阐释。
2024-04-2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记载“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该论断(     
A.运用了唯物史观的方法B.是对生安石变法失败的一种解释
C.对王安石变法全盘否定D.以考据为基础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2024-01-2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史记》记载,最初周王将燕国封给太保召公,但召公位高权重,还要继续留在镐京辅佐王室。于是太保的长子“克”就代替他,成为第一代燕侯。在北京出土的克岙和克罍两件青铜器的铭文记载了此事。下列对克盉和克罍两件历史文物认识准确的有(       
   
                                   克盉                       克罍
①证明北京已有3000多年建城史②为西周的宗法制提供实物佐证
③展现了周代青铜器的工艺水平④能够印证古代史籍的相关记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11-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睡虎地秦简记载,农业生产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必须上报。其中,《田律》规定了上报的行文要求:一是报告受雨、抽穗及未耕田地的面积数;二是报告降雨量和生长期受益田地的面积数;三是报告受灾田地的面积数。这体现出秦朝(     

①“以农为本”的治国方略                           ②社会治理措施具体细致   

③统治者具有居安思危意识                              ④赋税沉重,田赋税率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英国《大宪章》对国王与贵族之间的经济关系作了明确约定。例如,大贵族领地要按照原有封建习惯缴纳封地继承金,1216年基本定为100镑。但1220—1247年间的《国库卷档》记载的征收数目,则包括500、1000镑甚至1332镑。1230年,尚欠国王债务的贵族多达80人,其中有人负债高达1163镑。据此可知,《大宪章》签署后(     
A.契约的履行取决于国王及贵族的意愿
B.英国宪政历史发展的历程大大加快了
C.公平、正义、义务的契约精神得到传承
D.国王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未能有效协调
2024-01-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若印数十百千本(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2024-01-1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9 . 司马光修史(史料实证)

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他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

材料一:关于隋末名将薛仁果的名字,《考异》提到《旧唐书》《新唐书》《柳宗元集》写作“仁果”,《太宗实录》写作“仁果”。而唐太宗陵墓前有石马六匹,其中一匹的铭文为“白蹄乌,平薛仁果时所乘”《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

材料二:关于唐玄宗的生日,《考异》提到《玄宗实录》记载的是八月一日,但通过查询历法发现这一时间有误。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八月五日佳气新(即皇帝)。”故而《考异》认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

材料三:关于吐蕃赞普世系,唐代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记载,唐文宗时吐蕃彝泰赞普去世,《考异》参照《补国史》编入。

(1)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

梁思成说,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

材料四:在古代,最高等级的城市为国都,城方九里,正是这一“礼”制等级的完整范本。在布局上,遵循严格的“左祖右社”“左文右武”“上下有序”的城市礼制程式。高耸古城中央的市楼能够“揽山秀于东南,采用了与山西自然环境相契合的窑洞(砖拱顶)式建筑结构。

——摘编自曾晓华《从西安到平遥》等

材料五:徽州古村落利用天然的地理形势进行规划设计,通过适量采用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手法,沟通内外空间。无论大小聚落,所以均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民宅所建的天井,可以采光通风,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的生存空间,形成左右对称、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住家格局。

——摘编自王星明等《徽州古村落》

(2)概括上述“建筑活动”中包含的民族文化的共同特性,并援引材料予以佐证。
2023-10-20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关于蜀身毒道的一些记载。据此可以推断(     
出处记载

《汉书·张骞传》
臣在大夏时,见邓竹杖、蜀布,阿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著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
吕思勉
《中国通史》
当时(汉朝)蜀物入印度所走的路,当系今经自四川经西康、云南入缅甸的路。
A.汉与古印度自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开始交流B.汉朝时期与古印度交流频繁
C.中国的商品受到古印度上层人士的喜爱D.早在汉朝四川地区和印度已有贸易往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