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交流·互鉴·共赢

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公元500年)之前,远距离贸易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古典时代,两方面的发展降低了旅行的风险,刺激了远距离贸易。首先,统治者出于军事和管理国家的目的,大力投资修建道路和桥梁,客观上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其次,古典社会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往往彼此相连。当这些帝国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对抗和冲突时,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就会出现一派和平的气息。远距离商贸的成本降低了,商品经营的规模急剧扩大。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概括古代远距离贸易发展的条件。

“哥伦布交流”指的是1618世纪间,发生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动植物、微生物的交流和人口的迁移。下表为“哥伦布交流”的大事年表(部分)。

1492哥伦布到达新大陆
16世纪初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西班牙的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35法国人带来的流感病毒使圣劳伦斯河谷的印第安人灭绝
1555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90年代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
1700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

——整理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哥伦布交流”带来的影响。
2024-04-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合格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摘自《日本近现代经济史》附录“大事年表”。从中可知,近代日本(     
1872年  官营模范工厂富冈缫丝厂开工
1873年  颁布征兵令;制定地税改革条例
1887年  颁布所得税法;大阪电灯公司成立
1889年  东海道铁路东京至神户通车
1901年  国营八幡制铁所开工
1904年  日俄战争爆发
①以国家力量主导推进近代化进程            ②引进了工业革命的成果殖产兴业
③以中国为参照建立现代税收制度            ④军国主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膨胀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这些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时间事件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27年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
1762年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
1624~1771年后金和清朝在蒙古族地区建立并完善盟旗制度
A.国家疆域的奠定B.抗击外国的侵略
C.君主专制的加强D.统治危机的初显
2022-09-01更新 | 496次组卷 | 25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列了一个大事年表,请你给这个表选个恰当的标题(     

1851年

金田起义

1853年

太平军北伐

1853年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追求财富平均

1856年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证

1864年

在湘军、淮军和洋人的联合进攻下失败

A.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B.农民阶级发展资本主义
C.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D.农民阶级抵制外来侵略
2022-08-23更新 | 1196次组卷 | 30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是某同学所作清朝历史大事年表。本年表反映出
1653年 顺治册封“达赖喇嘛”
1690年康熙帝亲征击溃噶尔丹叛军
1727年雍正设立驻藏大臣
1762年 乾隆设立伊犁将军
A.君主专制强化B.边疆地区巩固C.抗击外来侵略D.盛世帝国危机
6 . 源流:历史的延续与发展

材料一   中古西欧大事年表(部分)

1020年,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

1088年,“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许多学生热衷于研究罗马法律的本源

1167年,牛津大学成立,40余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215年,英国贵族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

1296年,但丁成为佛罗伦萨百人会议(市议会性质)的成员

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因向神职人员征税问题绑架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1367年,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最终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1487年,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通过斯托克之战镇压了贵族的叛乱

1497年,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绘制完成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古中后期西欧社会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   “革命”(revolution)一词原意为“旋转”“转一圈后回归”,在政治上表示政府组成人员的更替。法国大革命之后,这一词汇变成了“通过武力从根本上变更政治体制”的意思。此次革命高举与过去制度诀别的普遍性理念,从而超出了一国的政变,波及其他国家。作为宪法前言的《人权宣言》,开头就指出“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自由平等的”。

——摘编自[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


(2)根据材料二,说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1848年以前,“共产主义的幽灵”已经在欧洲徘徊……如果我们环顾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不敢因此而低估在反抗双元革命中诞生的、具有革命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历史力量,这一思想体系在1848年已做了首次的经典性阐述。(注:“反抗双元革命”指反对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弊端)

——[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3)“首次的经典性阐述”指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材料中加下划线部分的观点?请结合所学,加以阐释。
2021-07-06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它说明了这一时期(     
1653年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
1690年康熙帝亲征击溃噶尔丹叛军
1727年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
1762年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
1792年乾隆帝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A.清朝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康乾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D.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18世纪中叶以后,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也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实现全国统一的重要时期。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说,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古族地区和蒙古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

——摘编自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史疆域》

材料二   清朝前期大事年表(部分)

1653年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荨号
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5~1686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13年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1757年彻底击败准噶尔部
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762年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材料三   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概括谭其骧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方式,并指出与唐朝相比的新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清朝版图奠定的历史意义。
2020-11-19更新 | 460次组卷 | 14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下列对该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有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达成
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①全球化发展解决了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和发生经济危机的问题
②世贸组织的成立有利于建立更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④“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8~10世纪)在波斯湾以及纵横中亚的商道上存在规模巨大的交易活动。奢侈品潮水般地从国外涌来,独具特色的白釉唐碗成为当时的绝对潮流。不断增长的需求推动着当地陶瓷业的发展,消费者或许是那些买不起产自中国的上等瓷器的人群。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湾的陶瓷工匠开始模仿进口的白瓷,用碱、锌甚至石英去仿制透明的、高质量的、看上去很像中国瓷器的器皿。在巴士拉等地,人们还发明出用钴制作“青花瓷”的工艺。

(1)阅读材料,概括唐代瓷器外销对波斯湾地区陶瓷业产生的影响,结合图6和所学知识,分析唐代瓷器能够对当地产生影响的原因。

15-18世纪“全球性交换”大事年表

序号年代事件
1493年哥伦布把甘蔗带到美洲。甘蔗产量的不断增加给美洲带来新的产业;蔗糖提炼和朗姆酒提取
1510年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首次输入非洲黑人奴隶
1555年中国种植玉米的首次记录
1674年法国人在印度的本地治里建立贸易站
17世纪荷兰商人从南非进口小麦,从印度进口玛瑙贝,从巴西进口蔗糖
1600-1800年大约100万欧洲移民来到北美
18世纪初原产于非洲的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
1761-176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收入从200万镑增长到750万镑
1788年英国船队到达悉尼,建立了在澳大利亚的第一批定居点(注:到19世纪早期,欧洲人和欧裔美洲人成为太平洋各主要群岛的主要人群)

(2)撰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上表资料后,拟了一份有关“新航路开辟引发全球性交流”的小论文提纲,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帮他完成下面提纲的空缺部分。

论文提纲如下:

观点: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全球性交流,加强了各文明区域经济文化的联系。

论述角度论据(从表中找,写出序号,不能重复)结论
1④⑤⑧
2物种的交流
3改变了世界人口与人种的分布

2018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在主旨讲演中说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同月,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米纳·穆罕默德在北大论坛视频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中国通过不同平台积极参与重要的全球治理改革,“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全球治理创造新平台的又一个典范。

(3)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指出其提出的时代背景。除提倡“一带一路”之外,另举两个例证说明我国“通过不同平台积极参与重要的全球治理”。

2018-09-2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