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下方为某同学为“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活动课发言所做的示意图。其中,①-④应填写的内容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独立自主   对外开放   全球治理体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独立自主   全球治理体系   对外开放
C.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对外开放   全球治理体系
D.独立自主   对外开放   全球治理体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 . 政治制度与法治建设

材料一:

图1                                                                 图2                                

——参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资料绘制

(1)依据材料一,写出图1和图2行政区划示意图分别对应的朝代,选择其中一幅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反映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20世纪初,英、日、美等国表示,如果中国能改良法律,就放弃其在华领事裁判权。1902年,清政府任命沈家本(1840-1913)为修律大臣。1904年,修订法律馆正式开馆。沈家本提出“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世界未有无法之国而长治久安者”。北洋政府频繁进行制宪活动,并大量援用清末法律。

时间沈家本参与的重大修律事件(部分)
1906年主持修订《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和《刑事民事诉讼法》
1906年《破产律》等获准颁行
1907年拟定《看守所规则》,提出改建新式监狱
1905-1909年翻译《德意志刑法》《法典论》《西班牙国籍法》等几十部法律文献
1912年撰写的《汉律摭遗》定稿,此书全面记载和分析汉律,并且对比唐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沈家本为近代中国法治建设做出的贡献。
2024-01-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古希腊雅典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位于城内山丘的顶上,建有神庙,四周砌设土墙,只有一个上下孔道,利于防卫。下城分布着市场、行政机构和居民点。
①卫城反映出了城市具有防御和宗教等功能
②哈德良所加城墙表明雅典受马其顿控制
③设市场表明城市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
④下城的布局体现了城邦政治的某些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4 . 景德镇瓷器。

材料一   

                         海上陶瓷之路示意图

明清时期,景德镇不但是中国,而且是世界的制瓷中心,生产大量精美的青花瓷、五彩瓷、克拉克瓷等,并能够设计各种不同的装饰图案适应国外的市场需求。明清时期朝贡贸易密切,永乐二十一年各国使臣和商人到南京的一次就有1200多人,这些使臣回国都购买大批瓷器。郑和的船队不仅带回了永、宣青花瓷赖以形成特色的进口青料——“苏麻离青”,同时也开拓了庞大的海外市场。当时景德镇的十里长街店铺多达1221家,其中70%以上是徽商开设的。1602164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贩运到东南亚的中国瓷器,总数就达到420万件以上,多数是景德镇瓷器。

——摘编自孙文伟、孙天健《明代瓷器成就及其社会原因》等

(1)依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景德镇瓷业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材料二   17世纪以前,欧洲时常爆发流行病,食物霉变是重要原因,劣质餐具是罪魁祸首。中国瓷器密封性能好,不利于病菌的粘附和繁殖。景德镇的瓷质茶具、咖啡具、巧克力杯大量出现,丰富了饮品器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欧洲饮食文化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景德镇陶瓷以洁净的胎体配以动人的故事,展示王公贵族或富商巨贾纵情现世的享乐,对世俗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18世纪欧洲还盛行用景德镇青花瓷作为镜框,用瓷板镶嵌桌椅,甚至墙壁、天花板、窗户的凹处都用陶瓷镶嵌。欧洲王公显贵竞相陈列收藏中国瓷器。景德镇瓷器明快、秀丽、严谨、精巧的艺术风格,给沉闷的欧洲艺术吹来了一阵清凉的东风,形成了洛可可艺术。

——詹嘉、袁胜根、胡伟《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在欧洲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瓷器在欧洲文明进步方面产生的影响。
5 . 古今关税与经济发展

材料一   钞关是明朝内地征税的关卡。1429年,政府准许商人在商运中心用大明宝钞交纳商货税款,在这些地点设立税关,因以钞纳税而得名。1493年规定关税折收银两,但钞关之名未变。钞关征课的对象主要是载运商货之船户。 钞关最初主要设于江北运河一线,后来逐渐扩展到江南运河和长江中游。1480年,钞关每年收税银十二万两,此后大体维持在每年二十三万两左右。明神宗朱翊钧大肆搜刮,1597年税银升至三十三万多两。

明朝八大钞关分布示意图

——摘编自《中国历史百科》

       材料二   1843年,中英双方订立第一个协定海关税则,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1859年,清政府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洋人开始掌控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晚清至民国时期,海关的业务除经办监管、征税、查禁走私、统计业务外,还办理邮政、海港检疫、同文馆、代购军舰、代办商标注册、代办国际博览会等事务。1950年,刘少奇在北京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干部大会上指出: “我们已把中国大门的钥匙放在自己的袋子里。”海关管理的内容集中于监督管理、征收关税、查禁走私和编制海关统计等工作。1979年,海关的工作方针是“依法监管征税,方便合法进出;制止走私违法,保卫促进四化”。2018年, “一带一路”税收合作会议在哈萨克斯坦召开。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只有开放口岸51个,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开放口岸314个。1990年,关税收入为35亿元,到2022年关税收入达22855亿元。

——摘自《中国海关博物馆》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朝钞关的两项特点,结合所学知识,逐条分析这两项特点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中国近现代海关的主要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2024-01-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探寻图表中的世界发展历程

材料一   15-17世纪其他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   工业革命及其扩展示意图

   

材料三   1870﹣1992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每位就业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单位:小时)

年份

英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1870年

2984

2941

2964

2945

1913年

2624

2584

2605

2588

1950年

1958

2316

1867

2166

1973年

1688

1804

1717

2042

1992年

1491

1563

1589

1876

——摘自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者》

(1)对比16世纪前后主要新航路的开辟,概括 15﹣17 世纪其他航路开辟的特点,简述全球航路的开辟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选择三个角度说明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3)阅读材料三,指出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人员年均工作时间的变化趋势,概述其变化的原因。
2023-08-06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千古大运河

材料一   大运河的开凿始于公元前5世纪,7世纪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如下图____),13世纪完成第二次大沟通(如下图____),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此后各时期继续延伸河道。隋炀帝即位后,为加强对华北、江南的控制,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唐、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整修,还专设转运使和发运使,统管全国运河和漕运。《元史》载,“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兼领都水监郭守敬运用测量技术和数学方法,解决了运河北端的水源问题,使漕船可直达今北京城内的积水潭。明、清两朝对元朝大运河进行了扩建。大运河完全使用人力开挖修建,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见证。

(1)依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写在材料一的“____”上,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2)依据上述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释大运河长期运行的历史背景。
2023-08-02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正是黄河和长江这两条横贯中华大地的河流,哺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下图“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区示意图”中,中原和江浙两大文化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有(     

A.龙山、半坡B.红山、河姆渡C.仰韶、良渚D.陶寺、大汶口
9 . 侨乡与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一   广东省的五邑地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位于珠江三角洲西缘,由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县级市、区组成,因为寓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众多,所以人称“五邑侨乡”。早期的五邑海外移民也是去往东南亚,鸦片战争以后改变流向,以移民北美洲为主。当时回国帮助外国公司招聘华工去北美淘金、修铁路的人多数是五邑人,家人串家人、亲戚串亲戚、乡亲串乡亲,于是五邑地区的移民方向发生了变化。

   

       广东省五邑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碉楼是具有防御性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开平是“中国的碉楼之乡”,现存的碉楼有1833座,大规模的兴建在清末民初。侨眷相对富裕的生活被土匪觊觎,华侨成为建设碉楼最积极的力量。碉楼最多的是采用进口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和外国建筑技术建造的,在全国其他乡村地区极其少见。从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到拜占庭和哥特式建筑,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建筑、资本主义革命时期的建筑,都可以在开平碉楼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很多碉楼将中式的“喜”“福”“寿”“禄”字形,荷花叶、中国结等图案,糅合于外墙的装饰中。在各村中,最漂亮的碉楼往往是居楼。卧室、书房、卫生间、厨房等功能用房齐全,有的居楼还安装了供水系统、消防系统。

2001年开平碉楼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开平保护管理规定》。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群,属于《世界遗产公约》所定义的“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依据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概述近代五邑地区海外移民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开平碉楼的特点。结合所学,简析其申遗成功的条件。
2023-08-02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用下列两张示意图展现西欧迈向近代过程中国家结构的演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图 1 体现了封君封臣制容易造成割据②图 2 表示各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③在此过程中王权和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④该历程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