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A.废分封行县制B.实行盐铁专营C.废旧俗兴汉化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023-11-20更新 | 10次组卷 | 56卷引用: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下图是《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江南经济发展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D.国家统一完成
2022-12-24更新 | 251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能正确反映三国鼎立形势的是(     
A.B.
C.D.
2022-12-05更新 | 433次组卷 | 43卷引用: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观察如表,从总体上看,其揭示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时间调整主要内容
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3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农业集体化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
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要不断适应生产力状况D.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022-11-20更新 | 812次组卷 | 12卷引用: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05年,德国驻上海总领事在秘密报告中说:"我仅指出两方面以提高我们的警觉:第一,日本以庞大的国库补助,促进海运繁荣,保护并奖励贸易;第二,通过东亚同文书院等机构,热心发展中国教育,锐意培养能在中国活动的自己人。"这份报告撰写的目的可能是(     
A.与日本争夺山东青岛地区B.对中国革命形势保持警惕
C.争夺对华经济文化控制权D.争取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2022-11-12更新 | 808次组卷 | 9卷引用: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非凡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让疫情在中国最快得到控制,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其背后的政治原因主要有(     
①我国有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的制度自信
②我国有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自信
③中国有着强有力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④有党的领导的最大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     
①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②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④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和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引下,中国共产党(     
①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②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社会变革④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近代中国,一些爱国人士提出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并为此进行过努力,但这些主张并不能从根本上给濒临危亡的中国指明正确的出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     
A.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封建制度的先进性B.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C.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是不平衡的D.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关于生产力、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和国家的发展,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贫富分化的加剧→私有制的确立→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B.私有制的确立→生产力的发展→贫富分化的加剧→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C.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的加剧→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D.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的加剧→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