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59 道试题
1 . 罗荣渠教授在《现代化新论续篇——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指出:“传统的儒家文化整体而言是反现代化的。历代积淀下来的“道统”观、“夷夏”观等等构成了变革的巨大障碍。这使得现代化只能在维护皇权正统与儒学道统的范围内启动。”以下说法不符合材料中观点的是(        
A.思想文化变迁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思想文化改造是现代化进程中更深层的问题
B.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挽救封建专制王朝而推行的保守的自救、自强运动,未脱离传统文化范畴
C.传统文化的惰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及其所引起的经济结构变化
D.传统儒学具有“实践理性”内涵,有可能在新的条件下被解放出来,推陈出新,发挥积极作用
2016-03-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2 . “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分封制的解体,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也随之转型,官僚制度和郡县制在土地私有权得到社会承认的经济基础上确立,宗法制度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大大降低,但只要家中仍是父权、族权至上,重视血缘的继承和存在同居共财的情形,宗法制度就是存在的,尊老传统也就有了传承的土壤。”对上述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       
A.宗法制在封建社会确立后仍然存在但却逐步走向消亡
B.尊老传统的传承与宗法制的存在有着必然联系
C.自然经济的保守性和闭塞性使尊老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
D.分封制与宗法制虽互为表里,但两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远程度却不同
2016-03-0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曾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人们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近年来,在研究深入的同时,人们努力对太平天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上述评价只强调了其打击封建势力和外国势力的一面,是长期以来在阶级斗争史观指导下所形成的“农民造反天然合理”观念的反映。作为发生在近代时期的农民起义,我们更要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从这个角度衡量,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沿袭了封建的君主制、等级制;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并将其中国化,在将其作为号召和发动农民的工具的同时,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只不过是要用一个封建王朝去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太平天国从宗教出发所采取的反孔政策,它所引起的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对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进程都是一个冲击。
——《近代史史学新观点》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中的史学分歧进行评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6-03-02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4 . 汉代思想家陆贾曾评价秦朝“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并力劝高祖刘邦“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以下观点与陆贾上述治国理念一致的是(       
A.“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
B.“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C.“明其法禁,察其谋计。法明,则内无变乱之患;计得,则外无死虏之祸。故存国者,非仁义也。”
D.“行仁义而轻刑罚;闭利门而尚德义;锄佞臣而求贤圣”
2016-03-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一文中指出:“工业革命是在全球经济互动过程中,因在英国局部出现的较长时间的资本与劳动的巨大价差,与其特殊的政治、文化和金融环境相配合,而产生的偶发性历史事件。”这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     
A.经济利益和科技需求驱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技术的发明
C.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成为使用机器生产的关键
D.资本的优化、各种环境因素的配合推动了工业革命
2016-03-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6 . 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认为“处于国家领导地位的人应该具有这样的义务感:第一,他们不论做什么,都要符合公民的利益; 第二,他们应该维护国家的整体,而不要为维护某一个部分而忽略了其他的部分。”以下关于古罗马法律的评价不符合西塞罗的观点是(       
A.习惯法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未从维护公民利益出发
B.《十二铜表法》是统治者维护公民利益的表现
C.由公民发到万民法体现了维护国家整体的精神
D.虽经过不断发展,罗马法仍未实现国民平等
2016-03-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7 .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以矜持著称的德国人,甚至会在田野里与野狗争夺一块发霉的马铃薯。通往农村的火车车厢外,常常趴满了前去觅食的逃票乘客。由于货币作用降低,买东西必须使用购货证,香烟成了抢手货,往往成为物物交换中的计量单位和不等值物品交换中的“找头”。不少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对德国充满敌意,视其为不可救药者。而煤的供应停止,没有电,使得许多企业、工厂、学校以及其他国家设施被迫临时关门。德国进入真正的冬天。
——摘编自迈内克《德国的灾难》
材料二     欧根·科贡的《党卫队国家》一书,条理清楚地向读者揭示了党卫队的真相;雅斯贝斯的《罪责问题》一书,提出每个德国人都有道德罪行和抽象罪行,都应该进行深刻反思。联邦德国成立后,阿登纳以政府总理的身份呼吁“德国人民有责任作道德和物质上的补偿”。1970年,时任总理的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下跪,更是把忏悔文化推到了顶点。战后初期,各地的小剧场、歌舞厅、报告厅等就开始涌现,仅柏林一地就有2000多个,大多没有暖气,饥肠辘辘的参与者在寒冷中听报告、看演出,乐在其中。同时法兰克福取代莱比锡成为国家图书出版中心,各地图书馆大增,短期内数量就翻了一番。
——摘编自《光明日报》《战后德国经济复兴的原因》
(1)依据材料一,如何理解“德国进入真正的冬天”。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人类应该如何避免战争再次发生。
8 . 罗马法体现了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特点,在程序法方面作了很多规定。如: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防止司法部门以权谋私D.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
9 . 【中外历史人物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8 年,戴高乐因五月危机重返政坛,制定新宪法,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当选第一任总统。戴高乐上台后对法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一系列调整。包括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具体实施有:
①撤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改变法国在联盟中对美国的从属地位,维护民族独立;
②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威慑力量,打破美国的核垄断;
③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缓和、谅解,合作”的关系,在东西方关系中发挥作用,推动中法建交;
④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的,法德联合为支柱的,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大欧洲联合”;
⑤实行非殖民化,在第三世界推行“积极存在”的政策,以求保持和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高乐主义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归纳戴高乐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司法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中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劾。”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它实施了伏尔泰关于国家政体的主张
C.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原则一致
D.它是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