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60 道试题
1 . 冷战后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美国人需要一个敌国,以给外交政策带来焦点和连续性。为了营造一个“民主的世界”,美国有义务去推进民主,扩大自由市场。上述对抗思维出现主要是因为(       
A.美国把意识形态作为重要的参照系
B.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具有世界性
C.中国改革开放后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恐怖主义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 . “自汉以来,成为进身之途的儒学,成为统制社会意识形态的绝对权威,影响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绝对权威”主要是因为儒学(       
A.奠定传统文化基础B.代表下层民众利益
C.符合当时政治需要D.成为官吏选拔标准
3 . 丞相之制被废,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时朱元璋“‘自操威柄’,直到病危仍‘临朝决事如故’”。这表明当时(       
A.皇权继承者独立决策能力尚未形成
B.分化事权以加强皇权的内阁制确立
C.皇权政治决策的核心地位未受冲击
D.通过模仿继承宋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7日内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历史试题
4 . 先秦法家关于贫富有诸多言论,管子说“甚富不可使,甚贫不知耻”“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商鞅提出“民富而不用”的观点,并指出“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法家学者的论述(     
A.蕴含着社会和谐的理念B.强调了君权至上的思想
C.体现出隆礼重法的倾向D.不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
5 . 1894-1897年,居住在湖北的西方人设立了宜昌书信馆,开通邮政业务并发行邮票。下图是当时发行的一枚邮票,图案中间为宜昌城区地图。据此可知(     

①标志近代中国邮政业兴起       ②中国主权受到西方列强侵犯       
③西方人尊重中国传统文化       ④客观上促进中国邮政业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6-06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纵观封建王朝,当一个政权的领土包括农业区和牧业区,国民有多种成分、疆域有新的扩展时,就会在某些政区实行特殊的政策。以下可以佐证材料观点的史实有(     
①西汉的郡国并行制       ②唐代设置羁磨州       
③辽代南、北面官制       ④金朝猛安谋克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2年,《国闻周报》在《我们的希望》一文中对南京政府表示“我们希望以对外的“镇静’功夫来对内,以对内的强硬态度来对外;我们希望以对外的‘涵养’功夫来对内,以对内的勇猛精神来对外”。这篇文章(     
A.回应了攘外必先安内的要求B.表达了团结御侮的民族意志
C.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D.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精神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987年,拜占庭皇帝以将自己妹妹安娜嫁与罗斯君主弗拉基米尔为附加条件换取了军事援助,后又提出履行婚约的前提是弗拉基米尔必须与其臣民一同接受洗礼。随后罗斯成为东正教国家。这说明(     
A.东欧国家之间战争口益频繁B.基督教控制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世界宗教格局发生根本变化D.拜占庭文明影响罗斯国家发展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外交被视为外交工作一翼,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由中央人民政府领导。这一时期文化外交实施“一边倒”政策,民间文化交流作为“文化先行、外交殿后"的重要手段表现活跃。由于国内外形势严峻。此时文化外交以政治与革命为中心。以宣传中国革命成果为主要目标,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是文艺演出、杂技等单向对外宣传。到六十年代中期,文化外交一度停顿。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外交进入新时期,成为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恢复建立专门机构负责文化外交并由政府统筹,交流对象遍布世界五大洲。交流渠道不仅有官方,各部门,各地方也积极参与合作,共同推进文化外交发展。到20世纪末,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与数千个国际文化组织保持联系。

进入21世纪后,文化外交成为我国对外关系中继政治、经济之后的第三根支柱,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成为文化外交的主要任务。十八大以未,文化外交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等都推动了中外高端思想文化交流。特别是“一带一路”作为建设平台,更提升中国文化领域开放水平、努力构建文化交融的命达共同体。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杨悦《新中国文化外交70年-传承与创新》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外交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中国文化外交发生变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23年,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的局面,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中方反对并指出,此举“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不利于中、欧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这表明中国(     
A.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B.主动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机制
C.顺应国际绿色贸易的趋势D.迎合海外消费者的消费理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