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加强工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一些通俗的工人刊物在五四运动后应运而生,如《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在创办工人刊物的同时,北京、上海等地的早期共产主义者还在工人中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将其作为早期共产主义者与工人阶级联系的纽带。

——摘自肖华平《试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材料二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

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原因和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
2021-07-2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时中外海上交通仍以外国海舶为主,例如,波斯和阿拉伯商人来华后,在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城市从事香料、象牙、珠宝、药材等商品的贩卖,然后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特产带回自己的国家,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能到达的地区范围很广,以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广州、泉州、扬州、杭州等地为起点,向东可以到朝鲜、日本,向南可以到东南亚诸国,向西可以到达南亚的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沿海诸国。

——摘编自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材料二   在远古时代,中国沿海居民就同近海岛屿及东南亚之间有联系,《汉书·地理志。粤地》中也记载了自汉帝国南疆抵达印度洋的海路。到了宋朝,中国南方得到了进一步开发,经济重心的南移,加上唐灭亡后,中西陆路交通就已经受阻,因此宋朝对海外贸易依存度大大增加,特别是南宋建立后,疆土日感、国库匮乏,为筹集资金,南宋政权格外重视海外贸易,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摘编自刘迎胜《丝绸之路》


(1)根措材料一,概括出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能够进-步发展的原因。
3 .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蒙古帝国使得许多区域性文明发生了迅速的相互接触。这种接触
A.打破了东西方的交通阻隔B.促进了亚、非、欧文明的交流
C.促进了中国四大发明西传D.引发了亚洲民族的大西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春秋时期的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战国时期,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进一步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据此表明天人合一思想是
A.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B.封建迷信思想逐渐泛滥成灾
C.重视严密逻辑推理的唯物史观D.沉迷于思辨的主观唯心主义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条约》和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正如列宁所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它内部包含的各种矛盾,必将使该体系的崩溃不可避免。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具体内容大体有四个方面:

1)西方欧洲雅尔塔体系。它通过分区占领管制德国及非法西斯化的原则协定、关于波兰疆界和临时政府组成的协定、《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等,划分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这是雅尔塔体系的关键环节。

2)东亚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亚洲的安排主要是通过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和《雅尔塔秘密协定》《波茨坦公告》、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改造,以及美苏在朝鲜受降的“三八线”协议等实现的。

3)“中间地带”雅尔塔体系。对于殖民地的安排,除英法荷在远东的殖民地被保留下来,其他地区的殖民地转交给联合国托管。这方面的内容规定比较笼统,是雅尔塔体系的薄弱环节。

4)联合国。战后成立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

——摘编自杨鹏飞《二十世纪以来的战争和平与世界发展》

材料三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时序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对凡尔赛体系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历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两句诗表现出诗人孟郊极度欢快的心情,这反映出当时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这是一个在草的世界中导入禾的系统的创举。北面官负责管理草原游牧地区的部落事务,而南面官主要仿制唐朝制度设立,负责处理定居人口特别是汉族人的事务。这一创举出现于
A.宋B.辽C.元D.明
2021-07-19更新 | 421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成员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从亚洲、大洋洲到南北美洲。其中,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有现代崛起的工业国家;有主权国家,也有地区;有的领土横贯大陆,有的是浩瀚大洋中的岛屿。”材料介绍的区域经济组织是
A.东南亚国家联盟B.欧洲联盟C.北美自由贸易区D.亚太经合组织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罗马学校不是希腊学校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在罗马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希腊学校教育中有用的东西,使之为罗马的政治经济发展服务。罗马著名的教育家西塞罗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政论家而非教育家。帝国时期,国家逐步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的控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国家教育行政管理制度。这一时期,皇帝独裁,不允许臣民以辩才干预时政。培养雄辩家的教学目标,也转变为培养官吏。罗马学校延续了许多希腊学校中开设的课程,但这些科目无不赋予浓厚的功利主义的色彩。算术用来训练人们在商业和贸易中精于计算;几何用来丈量土地和规划建筑设施等等。舞蹈、音乐等则成为副科或不予设置,被希腊人引以为豪的“哲学学校”在罗马则从未设立过。

——摘编自季美《浅论古罗马与中国汉代的学校教育》

材料二   汉代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教育,官学自不待言,即使私学也要以儒典为讲授材料。儒经内容虽各有偏重之处,但均包含有伦理道德观念,贯穿着“德”的说教。通过对它们的学习,使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得到培养和训练,能够自觉地以伦理道德为准而行事,从而使封建统治秩序得到维护。汉武帝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创办中央官学,并要求地方官员建立地方官学,正式开始了官方教育事业。同时对私学亦采取鼓励政策,使其成为官学的补充,这种做法为后代统治者所承袭,终汉一代官学与私学并行不悖。

——摘编自郝建平《汉代教育特点论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学校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教育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罗马教育相比汉代教育的不同之处,并分析汉代教育发展的原因。
10 . 唐初有诏令,男20、女15就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女13,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已进考第”。这些措施有利于
A.扩大官僚队伍B.增加赋税收入
C.考核官员政绩D.缓和人地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