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1 .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国王试图否决一项得到下议院和上议院多数支持的法案。最符合英国宪制运作方式的是,国王(     
A.有权否决任何形式法案B.需尊重多数议员意愿
C.可以通过公投决定法案D.需要获得内阁的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亚历山大在远征中,身先士卒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强行把自己代人当地的文化中,同时还把古希腊的文明因子嫁接到被他征服的各个地区。亚历山大此举旨在(       
A.提高自身涵养B.促进文化交融C.强化帝国统治D.推广希腊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在公元前2万年前后,近东地区发生了一次经济革命:当地人从对单一的蹄类哺乳动物的猎取,扩大到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的广泛开拓,这是包括了大大小小的野鸟类、鱼、无脊椎动物,具有决定意义的野果、坚果等野生植物的可食性第一次得到验证。这次经济革命(     
A.推动了狩猎经济的形成B.反映了近东农业的起源
C.奠定了定居生活的基础D.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4 . 1968年,西欧国家的国有企业在全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获得显著增长,英国为17%,西德为22.7%,意大利为28%,法国为33.5%。美国国内的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由1929年的10%增长到1981年的25%。这说明当时欧美国家(     
A.基础设施成为投资重点B.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强化
C.内部贫富分化现象严重D.所有制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5 . “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新国王和王后接受了议会提交的《权利法案》,该法案规定了国王合法且有限的权利,建立了一个以依靠法治、选举的议会为基础的政府体系。这(       
A.促使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B.完善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C.使工业资产阶级跻身统治地位D.推动了英国的民主化进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农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所谓的“农业革命”。农业革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最晚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到18世纪时已经进行了200多年。如果从圈地运动的初期阶段算起,开始的时间可能更早。

——摘编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二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大致可概括为:在很短的时期内,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用行政命令将农民使用的土地集中起来,组成劳动组合式集体农庄;消灭富农阶级;国家还通过组织机器拖拉机站,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派工人下乡,向农村增派管理干部,提高农民文化与技术水平,加强对农庄的领导……它是苏联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千百万个体农户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转变的伟大运动。

——摘编自汤德森《试评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所提供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帝国的崛起最早影响到的是美洲,由于新兴的大西洋贸易,美洲出现了城市格局的重大变化。珍宝船队的建立和美洲白银的发现使这里成为西班牙帝国非常倚重的地方,利马便是受西班牙影响并由其建造的一个典型城市。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美洲的城市是由本土的印第安人建造的,如特诺奇蒂特兰、库斯科等,并且形成了本土的区域结构。西班牙人征服这里之后形成了墨西哥城和利马两大中心城市,分别代表新西班牙和秘鲁两大总督区,尤其是利马,成为连接亚洲和欧洲的重要枢纽。

材料二:在西班牙帝国的殖民统治下,墨西哥城和利马这两座城市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西班牙帝国的城市改造很大程度上是将自身形象投射到殖民地上的,从16世纪中期起,马德里便取代巴利亚多利德成为帝国首都,并且开始了从中世纪城市向现代城市的转变。这种改造经验在向外殖民过程中也被带到殖民地城市,体现了宗主国对殖民地的影响,但同时在城市改造中也要注重殖民地城市的特定环境,从而创造出适合其发展的城市模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明《近代早期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城市——以那不勒斯、利马、马尼拉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班牙帝国在美洲建造城市的历史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班牙帝国对近代美洲城市发展的影响。
8 . 1895年4月,提拉克在《狮报》上发表文章,呼吁人们捐款来纪念西瓦吉(18世纪推翻大莫卧儿帝国的印度民族英雄),并强调西瓦吉纲领的核心不在于宗教,而在于反抗暴政。提拉克此举意在(     
A.削弱本国封建势力B.摒弃传统宗教陋习
C.推翻法国殖民统治D.唤起民众民族意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罗马帝国时代,拉丁语成为帝国境内各民族共同语言。公元5世纪后期以来,罗马人和西欧当地人、新入主西欧的蛮族(主要是日耳曼族,也有匈奴族、突厥族等)相互混血,拉丁语、西欧各地区的本地语言和蛮族语言互相影响、融汇,逐渐形成罗曼斯语族的各语种。67世纪以后,拉丁语在西欧各蛮族国家逐渐脱离了口语,受基督教世界最高领导权、东罗马与西欧蛮族国家争夺地中海霸权等复杂因素影响,拉丁语在东地中海地区也逐渐脱离了口语。在查士丁尼统治时期,6世纪2030年代编纂的《民法大全》,由四部文献组成,前三部用拉丁文,最后编成的一部《新律》则用希腊语。所以东罗马帝国这个带有拉丁味的国家也被时人和后人更多地称为带有希腊味的拜占庭帝国。

——摘编自张箭《论古代中世纪的世界通用语》

(1)根据材料,概括公元5—7世纪东罗马帝国疆域内语言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5—7世纪东罗马帝国疆域内语言变化的原因。
10 . 1925年,印尼传播和阅读得比较广泛的是苏根达尔作的题为《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情况以及组织工作和策略的报告提纲》的报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还没有得到广泛传播,但成为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的领导和干部的读物。由此可推知(     
A.印尼反对荷兰大起义必然失败B.印尼人民排斥马列主义革命理论
C.印尼共产党推动革命发展困难D.荷兰殖民者对印尼进行高压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