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唯一结果
2024-04-23更新 | 250次组卷 | 202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024-02-21更新 | 88次组卷 | 122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第七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网络检测历史试题
3 . 如图的门牌,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发的门牌。当时颁发的门牌的主要目的是(     
A.利于赋税征缴B.提供平分土地依据C.加强基层治理D.杜绝人口自由流动
2024-01-12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被罗马征服的地区中获得自治地位的城市,由皇帝授予其居民公民权和罗马特色的宪制。享受公民权的罗马公民有一定的地位和特权,包括参与市政管理、加入罗马军团或享受罗马法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治城市成为罗马帝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主要反映罗马帝国(       
A.难以直接控制被征服地区B.依赖军事征服巩固统治
C.利用制度优势巩固了统治D.国家治理的民主化趋势
5 .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托人转达)。《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文书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严刑酷法实行暴政
C.地方官员权力被严重削弱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1-0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肇东市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奴隶贸易,奴隶船还给美洲带来了西非水稻,这种水稻在18世纪成为南卡罗莱纳和佐治亚沿海经济的基础。这反映了(     
A.物种交流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B.欧亚作物的传入影响了美洲农业
C.黑奴贸易促进了种植园经济发展D.殖民活动引发了北美的族群变化
2023-12-29更新 | 286次组卷 | 33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1989年,苏联社会科学院曾经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只占14%,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占1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这说明(     
A.戈尔巴乔夫改革已经彻底失败B.勃列日涅夫改革涉及政治领域
C.苏共的政治信仰出现严重危机D.苏共党内官僚化趋势日益加剧
8 . 下图是民国时期进步人士在江西修水乡村书写的标语。这两幅标语(       
A.体现了共产党人挽救大革命的努力B.流露出书写者对社会嬗变的消极心态
C.反映了湘赣工农群众支持北伐战争D.展现出湘赣民众积极投身抗战的景象
9 .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都市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农民不离本土,变农村为微小城市或准城市,其趋向则是连成规模,成为正式都市或者成为某个城市的部分。这里居民生活的条件、方式已与多数城市居民相同,其物质消费可以用超前、丰裕来形容。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民增收B.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劳动力转移D.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咖啡是用经过烘焙磨粉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寻一方静室,冲一杯咖啡成了不少人缓解疲劳的选择,但浓郁的咖啡香味不能掩盖它所承载的“黑色”历史。咖啡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 世纪后传播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酒”。17世纪,荷兰人在印度和印尼爪哇岛广泛种植咖啡。 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英国人发现投资咖啡种植利润丰厚,就在其殖民地牙买加蓝山山脉大量种植,由此逐渐形成享誉世界的“牙买加蓝山咖啡”。拉丁美洲也成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19世纪末,在西半球、东南亚、非洲等适宜种植的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种植园体系和供应链。20世纪咖啡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进一步加速,但咖啡生产国的相对贫困化问题在现有国际体系下仍难以根本解决。

——摘编自潘宏胜《咖啡的传播与贸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咖啡传播特征,并分析咖啡成为世界性商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咖啡承载的“黑色历史”进行解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