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9年,大型史料丛书《民国史料丛刊》在克服重重困难后正式出版发行。下表内容是《民国史料丛刊》中收编的部分史料及学者对其价值的推断。

史料内容史料价值
(1)《内政调查统计表》虽然收录得并不完全,但依然有一定的系统性。其中包括1932—1935 年全国以及各省医疗卫生机构、水利行政机关、农村经济的概况和灾害统计、土地变动、各省县管辖面积等数据从某一领域展现了社会发展面貌,对于理解某一领域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有直接的帮助
(2)《地方参政制度》讨论了当时中国的民主政治、地方政府之民主问题、战时地方民意机关应如何设立、地方民意机关问题评议、地方行政与地方参政、地方民意机关的建立、省县参议会的工作等问题
(3)民国知识分子们的热议话题之一——《缩小省区草案》讨论怎样将当时的大省分割成数小省,以缩小行政区划,并确定缩小省区的原则、草案,附有“内地十八省统计简表”“边地十省统计简表”“缩小省区统计简表”“缩小省区属县详表”“缩小省区图”等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可作为当时知识分子思维活动非常活跃的证据

——摘编自孙燕京《史料与史学研究——〈民国史料丛刊〉的价值及其应用》

请仿照事例(1)(3),撰写(2)的史料价值,并据以上三则事例及所学知识,指出丛书《民国史料丛刊》在史料收编上存在的困难。
2024-05-02更新 | 7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3
2 . 通过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可以获得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吉尔伽美什》记载:“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萄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条流淌的河!

材料二   《汉谟拉比法典》 规定:“那些为凡人打开寺庙酒窖的女祭司,要被处以火刑。”

材料三   科学家对高加索地区出土的一个约公元前6000-5800年的土陶罐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其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和葡萄酒的有机酸组成惊人的一致。

根据以上三则史料探究葡萄酒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传统观点认为,达·伽马首航所获利润是航行成本的60倍。而今有的学者通过史料查证以及比较当时商品价格,认为去掉远航成本、船员船只损失,实际利润只有成本的6倍左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旧有历史研究失去价值B.调查考证难以揭示历史的真相
C.立场差异造成认识不同D.史料的拓展助于形成新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唐宋历史笔记中对唐太宗李世民形象的叙述,由此可见
记载来源时期
1.太宗虬须;2.太宗令术士造延年药《酉阳杂俎》中晚唐时期
1.太宗生日时感恩父母;2.太宗焚毯以自诫《封氏闻见记》唐代
太宗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摭言》唐末
记录了“虬须壮冠,人号“髭圣””的奇异外貌《清异录》北宋
以“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的天象来强化李世民的天命之主,从而为玄武门事件提供了正当理由《邵氏闻见后录》南宋
A.历史笔记所记内容较荒诞,不足为信
B.历史笔记能够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念
C.历史笔记是当时人的记述,史料价值高
D.笔记情节的形成是一个由简至繁的过程
2021-03-10更新 | 29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罗马皇帝图拉真曾率军征服了达契亚,有关达契亚战争的文献记载非常少。而图拉真纪功柱上200多米长的浮雕带却生动地记录了罗马皇帝图拉真率军征服达契亚的140个场景和约2500个人。下列对图拉真纪功柱浮雕的历史价值说法正确的是
A.纪功柱浮雕是第一手史料,能真实反映历史原貌
B.纪功柱浮雕有歌功颂德色彩,不具有史料价值
C.图拉真是战争的亲历者,纪功柱浮雕具有权威性
D.纪功柱浮雕有艺术加工成分,作为史料需详加考辨
6 . 某学者在其著作中运用新的史料在细节上为二月革命作了重要的补充,特别提出“天气原因”是其重要的环节。他认为如果没有这些以往被忽略的细节,历史过程就会不完整,而不完整的过程叙事难以构成合乎逻辑的因果链条,这就势必大大削弱历史叙事的可信度,甚至出现逻辑悖论。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历史过程中的历史细节决定了历史的进程
B.历史细节的补充可以增加历史叙事的可信度
C.只有找出所有的历史细节才能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
D.只有完整的历史细节才能构成合乎逻辑的因果链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建国后口述回忆史料大量问世。如:纪实类史料有石光树编《迎来曙光的盛会——新政协会议亲历记》、《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周明主编《历史在这里沉思——1966至1967年纪实》、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纪实》等;个人回忆类史料有《彭德怀自述》、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和事件的回顾》、李锐的《庐山会议实录》,朱元石主编的《共和国要事口述史》等。据此判断(     
A.当代中国纪实类史料多于个人回忆类史料
B.研究者可以直接利用以上两类史料的观点
C.口述回忆史料是研究当代中国历史的重要依据
D.具有亲历性的口述史料能如实反映历史的全貌
2024-04-10更新 | 35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列班·扫马是最早游历西亚和欧洲的中国人,被誉为“中国的马可·波罗”。1992年,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莫里斯·罗沙比的《来自上都的旅行者:列班·扫马及中西的首次旅程》一书,对扫马的西行进行了翔实的描述。罗沙比是“美国蒙元史学界权威学者”,在欧美学界影响巨大。撰写该书时,罗沙比在散佚的史料中发现了关于列班·扫马的只言片语。扫马曾用波斯文描述自己的西行历程,可惜原稿已佚,仅存叙利亚语节译本。罗沙比根据这一节译本,并结合英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史料,生动再现了“逆向的马可·波罗”之旅。据此可知(     
A.文献记载和历史研究必须经考古发现证实
B.权威史学家对历史问题的论述更全面客观
C.史学研究需搜寻多元史料来进行综合论述
D.史学研究应该力求规避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9 . 神庙在苏美尔社会中的地位问题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一些学者依据吉尔苏发现的泥板提出这个时期的城邦是“神庙国家”,认为各城邦的土地都属于神庙,其居民也附属于神庙。20世纪中叶,有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尖锐批评。他们指出,仅以一个地方的文献、一个时期的情况,就推断出整个早王朝时期的城邦状况是非常主观的,并以同样在吉尔苏发现的大量反映土地买卖情况的石碑证明,有许多土地是不属于神庙的。据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有关苏美尔的“神庙国家”说已彻底被推翻
B.对史料进行充分辨析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前提
C.多重史料相互印证才能得出趋向客观的结论
D.只有在不断的历史争辩中才会发现历史真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该史料述及的这一举措(     
A.因侨居人口增多而实施B.按职业对户口进行分类
C.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4-04-10更新 | 443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下学期4月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