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重视史学、重视历史教学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清政府于1902年至1904年制订颁布了壬寅、癸卯学制和课程章程,明确规定各级学堂都要开设历史课程。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广开学校,近代意义的历史教科书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起初“各书局盛行翻译东文书籍”,不久人们就发现这些翻译的历史教科书“完全按日人语气及日本材料”,不太合用,需要改编。1903年,丁宝书编写了《蒙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以我国人述我国事”。1904年至1906年,夏曾佑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在编纂方法上,根据考古学成就,运用西方社会进化史观,分上古、中古、近古三大阶段叙述中国历史;在教学内容上,它不再是帝王将相的家谱或历代王朝的系年,而是兼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外交等各个方面;在编写体裁上,作者采用篇章节体,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的演变更替,使读者能对历史发展线索一目了然。中国人自编的历史教科书,最初都是旧式的环简页线装本,1903年,商务印书馆从日本引进资本、招聘编辑顾问和印刷专家,促使历史教科书由旧式线装改为新式洋装。

——摘编自马执斌《中国历史教材近代化概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中国历史教材发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简述20世纪初中国历史教材发展的趋势。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西方社会风行与理性主义对立的浪漫主义思潮,并在文化的各个领域表现出来。其创作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反对古典传统的理性主义和虚饰的形式主义,要求回复纯朴和自然主义;以作家大胆的主观想象力,情景交融地描写奇异的情节和英雄人物。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其一生共创作58部文学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包括《秋叶集》《惩罚集》《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等。作品情节奇特,人物性格鲜明,文辞华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具有浓厚的抒情味。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在惠特曼(1819~1892)的诗歌中达到了高峰。惠特曼的诗歌创作汇编《草叶集》,表达了对人类光辉未来的无限向往,反映了美国人民对自由、民主的乐观情绪。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文坛逐渐被现实主义文学所统治。司汤达(1783~1842)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红与黑》是欧洲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它以主人公于连·索黑尔的遭遇为线索,批判了复辟时期天主教会的黑暗腐朽、封建贵族的荒淫无耻和封建门第与等级观念压制平民阶层的青年,阻碍了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十分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查理十世统治下的法国社会画面。另一位现实主义大师的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具有高度的艺术性,细节描写真实,人物形象鲜明,行文气势浑厚,对法国乃至世界文学有重大影响。

——解光云主编《世界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得以发展的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描写对象、对自然的态度、表达情绪的方式三个方面比较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3 . 汉代都护作为一种管理边疆民族的机构或称之为官职,其形成线索是:使者校尉——护鄯善以西使者——并护南北道使者——西域都护。由此判断,西域都护(     
A.由汉代使职发展而来B.是汉王朝正式的官制
C.是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D.是汉代管理边疆的主要机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4年,胡绳先生依据中国近代阶级斗争的表现为线索,提出1840-1949年间,存在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这三次革命高潮反映了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三次革命高潮论相当长时间成为撰写近代史教科书的总体架构,直到1980年,李时岳先生对三次高潮论提出不同看法,并认为这个时期历史进步的潮流应当是: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一辛亥革命,从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研讨进入新阶段。

——乔还田《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研究叙录》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5 . 阅读史学著作的目录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著作的主要内容,梳理著作的基本结构和线索。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第二章秦代事迹:始皇治法;始皇拓土;秦之失政;二世之立;

第三章秦汉兴亡:陈涉首事;刘项亡秦;诸侯相王;楚汉兴亡;

第四章汉初事迹:高祖初政;高祖翦除功臣;高祖和匈奴;汉初功臣外戚相诛;汉初休养生息之治;封建制度变迁

第五章汉中叶事迹:汉代社会情形;儒术之兴;武帝事四夷(一至七);论武帝用兵得失;武帝求神仙;武帝刻剥之政;巫蛊之祸;昭宣时政治情形;昭宣元成时兵事(一至四)

——吕思勉《秦汉史》目录节选

(注:“昭宣元成”分别指代汉武帝之后的四任君主,即: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


材料目录共五章,每章包含若干小节。请在阅读该目录后,选取其中一或多个章、节,结合所学知识,对秦汉历史的发展进行简要评述。(列出所选章节;评述历史要求史论结合、叙述完整、评价合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