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一种“城市特许状”,这是国王或领地主人颁发给城市和居民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证书。城市自治体的居民为了获得特权,要付出很大一笔财富,之后每年还必须付一笔钱给领主以维持特许状的效力。“城市特许状”的颁布(     
A.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B.推动了封建割据局面的形成
C.缘于王权力量日益削弱D.强化了市民的人身依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2年,延安城内发生燃料危机。陕甘宁边区政府采取诸多措施:直接投资增开煤窑;鼓励公私合营等多种形式的开采活动;有计划地发展民营煤炭业;改善煤厂管理,批判和纠正官僚主义作风;开展劳动竞赛等等。边区政府的上述活动(     
A.推动了解放区煤炭工业的发展B.借鉴了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体现了重视发展重工业的思路D.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3 . 历史上对秦始皇“坑儒”存在争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于是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曰: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察访查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既焚书,恐天下不从所改更法,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令冬种瓜于骊山陵谷中温处。瓜实成,诏博士诸生说之,人言不同,乃令就视之。为伏机,诸生贤儒皆至焉,方相难不决,因发机(弩机),从上填之以土,皆压,终乃无声。

——卫宏(东汉)《诏定古文尚书序》

昭王曾孙政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坑儒,自任私智。

——班固《汉书·地理志》

从历史逻辑来看,留意于仁义之际的儒生与秦所奉行的法家治国理念并不兼容,秦帝国建立后,儒生集团与秦始皇龃龉不断,将“坑术士”理解为坑儒也更符合历史逻辑。

——白效咏《坑术士“新证”》

“史料互证”是一种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对比、交叉验证,以寻求历史事件的真相或更准确的解释。上述各则材料能否形成互证,证明“坑儒”的客观存在?
4 . 汉武帝即位之后,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把王国的领地割裂成许多侯国。此外,汉武帝还以“左官律”(官吏违反规定私自到诸侯国任职,构成左官罪)等立法手段,控制了人才资源。上述举措(     
A.有利于人才选用B.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
C.推动了律令合一D.丰富了国家治理手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世纪后期,西欧国家的疆域不再由于王室的联姻而发生改变。国家由国王的私有财产变成了多数民众普遍关心的共同政治单元。这些变化反映出当时(     
A.民主政体已经形成B.民族国家意识强化
C.世俗王权不断加强D.忠诚观念日益淡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是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颁行的一系列法案,这些法案(     
年代法案内容
1667年提高外国葡萄酒进口税
1678年对雇佣25人以上的手工工场、商店、商船减免契约税
1682年各省治安官可为500法郎以内的贷款合同作担保
1685年采用断型纺织机织造毛呢的工商业主可就皇家特许状,所获利润25%上交国王
A.推动了自由主义的产生B.限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C.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加重对工商业者的盘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将近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概括为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其中甲、乙、丙分别是指(     
地区类型该学者的主要判断理由
“起落型”“成果丰硕,但无力摆脱‘前门驱虎,后门入狼’的厄运,大起大落”
“徘徊型”“不能超越原有的社会形态而提出更高的政治要求,长期徘徊不前”
“螺旋形”“19世纪中叶、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各有杰出‘代表作’,一浪高过一浪”
A.亚洲、拉美、非洲B.非洲、亚洲、拉美
C.拉美、非洲、亚洲D.拉美、亚洲、非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王朝调度国计民生,常常要从有余省份的很两中指拨一部分解运到不足省份,名曰“协济”。1861年之后,“惟山西年清年款,他省多不能依限报解,且有逾限不解者”。据此可知当时(     
A.国家权力下移B.地方经济发展失衡C.中外关系紧张D.太平天国运动发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下表为不同时期端午节的演变历程:

时期演变发展与传承
先秦端午节由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历法有关,尚未有固定的日期。
魏晋南北朝端午节习俗与防避战争灾害有关,同时将端午习俗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此时端午节基本定型。
隋唐端午节成为全国性的大节日,节俗内容越来越丰富,且更具娱乐性。
民国传统节俗遭到否定和打击。南京国民政府曾规定“废除旧历,普用新历”,将端午挪到公历五月五日。1940年端午节前一日,国民政府在重庆举办水上运动会,“借此机会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纪念为抗战而牺牲的同胞”。
.中国成立后端午节习俗的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政府倡导强国强民,具有体育元素的龙舟竞渡被加以引导。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摘编自费伟健《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演变发展与传承》

从表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逻辑严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为出土于新疆和田尼雅遗址的汉代炭精制桥纽方印,印文为篆文,分两行刻印“司禾府印”。同一遗址还出土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王侯合昏(婚)千秋万岁宜子孙”等汉字铭文蜀锦。这表明汉代(     

A.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密切B.扩大了郡国并行制度的范围
C.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D.已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