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太平军初期所占领的城市中,曾不同程度地实行“消灭”商业的措施,但附近的农村集镇上商业反而更加繁荣;在后期占领的江南地区,则发给商铺“商凭”,允许自由贸易。这表明太平天国(     
A.沉重打击清廷统治B.实行务实的经济政策
C.统治集团日渐腐化D.突破平均主义的藩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清廷随即在近边地区划定蒙古诸部的游牧区域。此后,蒙古诸部逐渐由“游牧”变为“定牧”,改变了上千年来逐水草而居的状态。这一变化(     
A.开启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B.确保了边疆地区的长期稳定
C.有利于推动农耕文明的扩展D.反映了清廷主权意识的萌芽
7日内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厦门双十中学2024届高三热身试卷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众多海神信仰中,龙王信仰占据重要地位。自东汉至隋,文献中关于龙王的记载都与佛教有关。唐以前的龙王还没有成为真正的海神,更多是作为事关农耕大计的神明,活动范围主要在西域一带,而非东部沿海地区。唐以降,文献中记载各地修建龙王庙的事情很多。龙王不仅司职降雨,而且融入民众生活,成为人们面临困难时可以祈祷的神。两宋时期,龙王作为“四渎之神”,更有“奠安海国”的作用。

——摘编自乔英斐《中国龙王信仰的发生与定型》

材料二:妈祖原型是宋建隆年间出生于莆田的林氏女林默,经修道最终飞升成仙,普渡众生于苦厄之中,自飞升以来多次受到统治者的褒封和赐谕,深受民众喜爱,其保护范围不仅限于渔业和商业,甚至也涉及到政治。其神力所达范围甚广,可以从泉州地区到直隶地区,甚至于“宾丹、爪哇等国”。今日学者统计全世界妈祖庙多达2500座,分布在中国、马来西亚、日本、美国、巴西等26个国家。在许多地方,妈祖信仰早已超越了海神信仰的概念,信众甚至将其视为万能的神,类似于观音。

——摘编自应南凤《从龙王到妈祖——中国海洋社会的信仰观察》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信仰逐渐恢复,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正式提出“使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民间信仰工作座谈会提出,要积极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入21世纪,民间信仰所蕴含的特色文化元素逐渐得到挖掘,成为各地的特色文化产业。

——摘编自游红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视野下妈祖信仰谱系的建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龙王信仰形成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妈祖信仰广泛传播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间信仰的现实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战国时期的部分秦简中,户主名前均冠以“荆”,表明其为荆地遗民;秦统一后,六国遗民通过重新登记户籍,成为“新黔首户”,已然不见“故六国”的标记。这是因为秦朝(       
A.推行严刑峻法B.移民地位低下
C.强化国家认同D.户籍体系成熟
2024-05-09更新 | 286次组卷 | 5卷引用:厦门双十中学2024届高三热身试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洋务运动时期关于铁路兴修的两则言论,两者都(     

直隶提督

刘铭传

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行旅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 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

户科给事中洪良品等

今修铁路,必先平治道涂,铲尽险阻,一旦海口有变,侥幸登陆,炮车所指,略无阻碍……虽有百利不能偿此一害。

A.主张自建铁路B.提倡学习西方
C.呼吁挽回利权D.关注国家安全
6 . 据学者研究,“殷”本义指病势沉重,卜辞中商人自称其国号为“商”“大邑商”“天邑商”,未见“殷”之称,以殷称商源自西周。据此研究,周人以殷称商(     
A.推动了武王伐纣的成功B.有利于笼络殷商部族遗民
C.意在利用神权强化王权D.旨在塑造自身政权合法性
7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茶叶的国家。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学者将“达摩眼皮变茶树”的故事塑造成印度是茶树原产地的依据。“茶叶起源于中国”这一原本在西方已被广为接受的观点受到挑战和质疑。这反映出(     
A.茶叶起源问题众说纷纭B.民间传说史料价值高
C.区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D.殖民霸权的话语逻辑
2024-04-26更新 | 242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世纪70年代,艾哈迈德在苏丹宣讲《古兰经》教义,谴责富人、官吏和外国侵略者的贪婪、残暴,并提出要把“《古兰经》和先知的圣训作为社会的指导原则”。1881年,艾哈迈德宣布自己是“众所期待的马赫迪(救世主)”,号召人民起来与殖民者作斗争。这反映出苏丹独立运动(     
A.阻止了苏丹的殖民化进程B.源于宗教信仰的矛盾
C.承担了反帝反封建的使命D.具有一定本土化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中世纪的西欧,曾出现给予城市的种种“特许状”,甚至出现把王权限制在法律之下,确立私有财产和人身自由不可被随意侵犯原则的《大宪章》以及承载民族文化的教育机构等。这说明中世纪的西欧(     
A.宗教神学无益于社会发展B.社会孕育着转型的力量
C.封建主的权力已实现让渡D.王权已经形成集权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0世纪末,日本一些封建领主纷纷要求朝廷免除中央征税官吏进入庄园的特权。例如东大寺茜部庄规定了该庄园的不入特权:“四至为界,检田使、收纳使、四度使永不得入部。”这一现象表明当时日本(     
A.幕府政权威胁了天皇统治B.封建依附关系日趋强化
C.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D.中央集权体制受到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