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动力学理论认为,社会通常是在时间递进型与空间传动型动力作用下向前发展的。时间递进常指一个社会靠自身的动力机制向前发展,而空间传动则指社会的发展是在外力的冲击和压迫下实现嬗变。在时间递进型动力作用下所实现的社会转型是其内在矛盾展开、激化、质变的结果,它给价值系统带来的往往是传统与现实、新与旧的纷争;在空间传动型动力作用下,社会的转型是在外力刺激下发生的,价值系统内部呈现的通常是内与外、中与西、自生的与舶来的冲撞与涤荡。

——摘编自李培超《社会转型与道德冲突》

根据材料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 . 2023年1月,美国财长耶伦访问非洲国家期间,要求赞比亚按照美国要求重组国家债务,以获得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贷款。赞比亚境遇在非洲国家广泛存在。这说明(     
A.殖民主义思维仍未终结B.全球财富分配两极分化
C.美非积极构建共同价值D.IMF促进非洲社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解决技术干部问题,斯大林先后提出“革命青年向科学大进军”“在改造时期,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这(     
A.促进了苏联文化教育体制的改革B.激发了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C.适应了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D.扭转了苏联阶级矛盾尖锐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时期,松江府朱泾镇附近四乡盛产棉花,居民又精于纺织,所产棉布闻名遐迩,这里“居民数千家,商贾辐辏”;苏州府的盛泽镇地处桑蚕之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重镇。这表明(     
A.江浙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交通便利促进区域贸易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市镇兴盛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2024-03-08更新 | 272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政府把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放开交通运输市场、建立社会化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积极扭转交通运输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交通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举措旨在说明(     
A.促进城市交通多样化、立体化趋势B.交通网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必需
C.有利于不同交通有序竞争D.中国健全了交通的运行机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军事理论的形成B.生产方式的变革
C.政治制度的演进D.地形地势的利用
2023-07-10更新 | 5125次组卷 | 50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波兰画家亚瑟·史克在德国投降后创作的一幅漫画《两个已倒,一个将去》,该漫画的创作意在(       

   

A.庆祝德日法西斯倒台B.歌颂亚洲战场的胜利
C.鼓舞同盟军继续战斗D.期盼建立战后新秩序
2023-07-09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     
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
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3-06-30更新 | 4797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2023-06-21更新 | 4092次组卷 | 23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在周游列国遭遇困境的情况下,仍“讲诵弦歌不衰”。孔子曾向鲁国、齐国的音乐大师学习,并有深刻的领悟力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史载,孔子整理的《诗》305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在孔子看来,“乐教”不仅仅是声乐、器乐、歌舞等形式,而且是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据《史记》等

(1)根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提倡“乐教”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折孔子“乐教”思想的影响。
2023-06-10更新 | 4787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