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苏俄反帝斗争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共根据当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实际,积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反思,并在俄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确立实施新经济政策。该政策废除了余粮收集制,改为缴纳粮食税,并允许农民可以用剩余的粮食在社会进行交换及流转,甚至可以发展小商品经济。但为了防止农民的盲目性,国家必须加以控制。此外,列宁还强调布尔什维克在保障农村文化发展不走入歧途的同时,还要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他们积极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

——摘编自唐广虎《列宁新经济政策内容及启示研究》

材料二   斯大林掌权后,于1929年结束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虽然其建立的社会主义饱受诟病,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也相去甚远,但任何人不能否认他建成的的确是一种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了计划经济即国家对经济的自觉管理,实行了按劳分配,在政治上普通工人农民当家作主。斯大林建成的社会主义并不理想,但符合国情,在这一模式下,苏联与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形成了鲜明对照。

——摘编自安启念《唯物史观视野下的苏联模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苏俄新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苏联模式。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内部在对苏问题上出现激烈争论:一种是坚决反共,赞成对苏强硬;另一种是反对与苏联公开决裂,甚至主张用承认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为代价,以换取苏联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这一争论(       
A.源于美苏均势的国际形势B.反映出政党政治斗争的加剧
C.有效延缓了美苏冷战爆发D.都服务于构建美国全球霸权
今日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3 . 1917年4月,列宁指出:“我们应当巧妙地、谨慎地、循循善诱地引导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前进,从‘两个政权’进到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全部政权。”9月,列宁又提出:“布尔什维克在两个首都的工兵代表取得多数之后,可以而且应当夺取国家政权;只要立刻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两地夺得政权,我们毫无疑问一定能取得胜利。”列宁的这一变化(       
A.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途径B.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C.反映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D.立足于国际政治形势剧烈变迁
今日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4 . 下面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关于美国的一幅时政漫画。该漫画反映出美国(       

注:HANDS OFF:住手;S·AMERICA:南美洲;AFRICA:非洲;EUROPE:欧洲
A.建立全球霸权的野心B.外交政策恪守传统孤立主义
C.对拉美地区心存觊觎D.维护美洲民族独立运动成果
今日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瞿秋白回忆其在莫斯科的经历时曾写到:“(十月)革命后战祸相继,政府行集权制及劳动权,已经两三年没有大大的过这佳节(复活节),食物菜膳不易取得。今年开放商业,民间值此佳节,突然出现活泼泼的气象。”据此可知,当时的苏俄(     
A.找到了直接实现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B.政策调整增添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C.确立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D.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效果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307年,在法王腓力四世的秘密授意下,圣殿骑士团(12世纪初由教皇确认其地位,仅受教宗管辖)大团长莫菜被捕,并以“否认基督和践踏十字架”的罪名处死,骑士团成员也被下达追捕令。苏格兰国王则声明骑士脱离团体就可免责,吸引骑士前往苏格兰。这折射出该时期(       
A.宗教文化专制的加强B.封建君主权力的强化
C.封君封臣制度的松动D.政治分裂局面的加剧
今日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埃及福斯塔特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其来源如下表。由此可知,古代埃及(       
地区阿拉伯地区北非(除埃及)埃及本土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欧洲其它地区东亚
数量(箱)1589017044124244111
A.成为世界贸易交流的中心B.对外交流范围呈扩大趋势
C.陶瓷器工艺处于领先地位D.工商业经济发展较为繁荣
今日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8 . 20世纪70年代,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了“瑞典病”:巨额公共开支加剧了财政赤字,并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劳动积极性下降,生产增长率降低,产品竞争力下降,引发经济结构危机和失业率上升;企业、个人税务负担沉重,导致企业后劲不足,经济效益下降,国民收入增长缓慢。“瑞典病”的出现(       
A.反映出效益与公平的日益失衡B.说明国家宏观调控存在严重缺陷
C.表明社会保障体系已亟需改革D.折射出社会生产力水平快速下降
今日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苏俄(联)某个历史时期,身在国外的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以及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幸灾乐祸地叫嚷:“布尔什维克革命失败了,它们走了回头路,又回到了资本主义,他们完蛋了!”国内的“工人反对派”则叫嚷:“布尔什维克现在不相信工人阶级了!”他们所批评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集体农庄D.工业化模式
10 . 1965年9月,美国总统约翰逊表示,“要使科学研究、知识信息应用于我们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为了解决城市建筑、垃圾处理、交通运输、保护水质,控制噪音、减少污染,人体健康等问题,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采取措施,拓展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方向。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的美国(       
A.关注环保事业发展B.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C.社会矛盾得到化解D.注重科技服务社会需要
昨日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