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亚欧古代文明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包括平原地区的农业水利型文明,草原、荒漠、地区的畜牧业型文明,滨海地区的海洋商业型文明,等等。这些文明出现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其发展水平接近上古时代技术物质所能容纳的极限。据此可知(     
A.农业滞后限制了古代文明的发展B.农业水利型文明是古代文明的主体
C.亚欧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统一特点D.地理环境决定了文明发展的高度
7日内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789年7月,法国制宪议会着手制定宪法,1791年9月宪法生效。该宪法概括了制宪议会已发布的各项反封建法令,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体制——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由此可见,该宪法的特点是(     
A.满足了人民群众基本要求B.完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注重捍卫既有的革命成果D.推动大革命的深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1世纪以来,欧洲很多城市是原发性的。12世纪后尤其是13世纪建成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多是领主特别是国王主动推动甚至规划、设计和筹建的,从城市平整的街区和街道也可以看出其中人为设计的痕迹。对上述变化理解合理的是(     
A.市民自治传统渐趋消亡B.城市军事功能日益凸显
C.政治需求助推城市发展D.教会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传统欧洲商业活动代理人的挑选一直是商人们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因强调可靠和诚实,故通常由商人的儿子、女婿和长期熟识的人充当。至19世纪中后期,这种传统人际关系以及与其相应的非正式规则的作用相对地减弱了,并引发了欧洲的“经理革命”。这一变化(     
A.折射出新型生产关系的出现B.表明工业革命助推社会分工的细化
C.得益于工厂制度的深入发展D.反映了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书云观与观象监是明、清藩属国朝鲜李朝的司天机构,李朝政府屡派天文官赴北京学习天文历法、购置天文书籍和观测仪象,形成“赴燕官”制度。由此可知(     
A.宗藩体制下朝鲜李朝对中国政治认同B.中国天文学向东亚周边国家广泛传播
C.朝鲜积极向外学习促进本国经济发展D.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发展长期领先世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考古学家在雅典城发现了11000多片用于陶片放逐法投票的陶片,陶片上面刻有投票者想要流放的人的名字。在实施陶片放逐法时,陶片上的人的政敌就会把相应的陶片分发给雅典的公民,让他们投票给这些陶片上刻有名字的人。这一现象反映出,古代雅典(     
A.民主政治逐渐走向衰落B.民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C.司法审判体现公民意志D.直接民主存在明显弊端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和行政权可以赋予一些官员或常设机构,而这两种权力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立法权体现国家的一般意志,行政权则是执行国家的一般意志。立法机构要么由人民执掌(小国),要么实行代议制(大国),代议制由各个选区选举代表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讨论,代表由人民授权。同时立法机构应该由两部分构成,除了人民选举的代表之外,另一部分由贵族集团构成,两部分分别集会、分别讨论,互相遏制。孟德斯鸠认为,行政权归于君主。君主通过否决权参与立法,但不能通过创议权参与;他的手下却要受到立法机构的审查和惩罚。

——摘编自马剑银《孟德斯鸠语境中的“法”及其“精神”——重读<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17875月,55名代表在费城召开了历时127天的制宪会议,并最终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通过这部有形和成文的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和联邦制政府。根据宪法原则,政府的横向权力分割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执掌;国会议员和总统分别由地方选民和全国选民通过选举人团选出,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和参议院通过任命。政府的纵向权力分割于联邦与州和地方政府,为州和地方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延续美国的地方自治传统。

——摘编石庆环、李俊霖《英美两国宪政体制的源流及其特征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鸠的主要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美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与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不同之处,并结合所知识简析其主要成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11年在英国棉纺织重镇诺丁汉郡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因为机器代替人工劳动,而引起的一场剧烈而持久的工人破坏机器的运动,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蔓延至整个英格兰,史称“卢德运动”。这说明卢德运动(       
A.缘于技术革新引发的社会问题B.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标志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D.得到世界工人运动响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6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是欧洲饥荒的高发时期,直至1739年,仍有时人记载:“当前法国很多省份都非常缺乏粮食,奥尔良公爵只得花费200万里弗(约合10万英镑)从英国购买粮食。以适中的价格卖给穷人。”法国从英国进口粮食的状况此后十年仍未改变。据此推知(     
A.英法两国经济往来日益密切B.英国农业发展为工业化积累了资本
C.英法两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D.法国社会矛盾激化助推了革命爆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石油企业要求统一经营开采、提炼、运输、销售,钢铁企业要求进行钢铁和焦炭的联合生产,制铝企业要求同时控制电力公司。这表明当时(       
A.新旧产业结构的融合加快B.工业化推动生产组织变革
C.生产集中消除了市场竞争D.现代企业制度已发展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