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00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录(部分)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摘自张海鹏等《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15世纪以来,欧洲人掀起的地理大发现不仅从物质上推动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更从精神上确立了近现代西方文化中坚毅、斗争、进取、征服甚至是掠夺、霸权等处于强势地位的精神支柱。在与讲求儒雅、平和、稳定、固守甚至是忍让、懦弱等东方文化精神相碰撞时,当“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近代出现冲突时,西方文化的进攻就自然处于上风状态,为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精神基础。

——摘编自刘鹏《从历史影响的角度看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

材料三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最大限度发挥全球文明倡议的价值,就是要做到“乱中求稳”“乱中求变”。因此,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从文明层面为推动构建和平、稳定、公平、合理、繁荣的国际新秩序做出了独特的中国贡献。

——摘编自赵鸿燕《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世界文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地理大发现对世界文明格局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谈谈你的认识。
昨日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美国学是对美国历史和文化进行跨学科与综合性研究的学术领域。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政府和私人机构的资金、人员资助下,美国学开始在日本和印度传播,并逐渐完成学科制度化进程。美国还以此为跳板,推动美国学向亚洲其他国家不断传播。美国此举(     
A.意在对亚洲诸国实施和平演变B.折射出冷战范围走向扩大
C.旨在促进国际学术文化的交流D.推动了国际局势逐渐缓和
昨日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1871年,巴黎公社起草了《巴黎公社社员告农村劳动农民书》,指出:“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我所要求的,也正是你所希望的;我所争取的解放,也将成为你的解放。”并将它印成传单,用气球向周边散发了十万份。这表明巴黎公社(     
A.已具备一定的工农联合意识B.公社成员都具有革命彻底性
C.已形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D.在实践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昨日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18世纪80年代初,美国实施关税州定,各州对他州通常设有高昂关税,甚至新泽西农民去纽约出售蔬菜也须支付高昂关税。同时,各州对西欧各国的关税也不一,部分州对西欧货物课以重税,而部分州则开放自由港。由此可推知,当时(     
A.邦联体制制约美国的发展B.各州间的政治经济联系较弱
C.美国南北州间的矛盾尖锐D.分权制衡机制存在一定弊端
昨日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5 .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神学观点,打破了罗马教廷的谎言以及罗马天主教的专制和一统天下的局面,恢复了信徒对上帝的虔诚信仰,开创了一种德意志式的宗教理念,即将“称义”从虚伪的善功中解脱出来,转为一种内心的精神信仰。这表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A.强化了罗马教会的权威B.导致西方基督教世界开始出现分裂
C.致使欧洲民族国家形成D.利于宗教信仰自由化和政权世俗化
昨日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初期的英国国内矛盾突出,民生问题此起彼伏;而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不仅使这一情况加剧,也使传统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被进一步放大。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以“福利国家”来对抗纳粹的“战争国家”,催生了《贝弗里奇报告》。战后英国随之掀起了一个实践“贝弗里奇计划”的高潮。成立于1900年并致力于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工党在1945年大选中获胜,组建了工党政府,并相继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儿童法》《住房法》等社会保障法律,英国逐步被建成为现代的福利国家。

——摘编自孙涛《福利国家建立的历史轨迹》

材料二:1972~1973 年度与1981~1983 年度英国福利支出比较表 单位:百万英镑

年度

项目
教育国民卫生服务住房国民困难补助家庭补助保险金
1972~197338.5028.0017.006.814.2136.80
1981~1982138.02144.0152.0149.1036.67206.01

税收与福利支出对收入的影响表:(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每月收入5080100130
儿童津贴13.0013.0013.0013.00
家庭津贴22.5517.6013.898.29
家庭收入补助22.507.5000
家庭免费早餐5.005.0000
纳税0-7.88-13.88-19.88
国民保险-4.50-7.20-9.00-10.80
实际收入108.55108.00104.01110.61

材料三:由于失业津贴较高,再加上各种名目繁多的社会救助,英国许多失业者不愿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甚至出现一批从来没有工作过的成年人,其数量高达100万,他们多在街头游荡,无事生非。另外,由于福利支出所需资金最终是由就业者来承担的,这就使得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因而企业主努力采用各种手段裁减人员,或者将企业搬迁到发展中国家。

——材料二、三摘编自刘章才《英国“福利国家”困境论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福利国家存在的问题。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福利国家的认识。
7 . 据统计,苏俄供农民阅读的《贫苦农民报》,在1918~1920年出版的700余期报纸中,刊登的广告绝大多数为社会服务和公益类,包括文艺演出预告、招生、寻人、征兵等,而无商业性广告。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B.新经济政策的开始实施
C.社会经济环境的恶化D.指令性计划体制的推行
8 . 二战结束后,法国政府持续性推出了多个五年计划,国有经济规模急剧扩张。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政府又开启了“国有化改革浪潮”,推动大规模私有化进程,国有经济规模不断缩减,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有经济占比仅有10%。法国这一变化(     
A.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B.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C.表明政府已放弃对经济的干预D.是战后人民持续民主斗争的结果
9 . 1884年,英、法、比、德等欧洲15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并签署了《柏林会议总议定书》。其主要内容为:一是划定刚果自由贸易区,及其保持中立;二是维护刚果河、尼日尔河的自由航行;三是确立有效占领原则;四是比利时国王以个人名义占有刚果河流域,称“刚果自由邦”。这一会议的召开(     
A.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B.反映出近代国际关系的不平等性
C.体现了非洲国家的主权意识淡薄D.彻底解决了列强殖民非洲的矛盾
10 . 有学者在评价苏联某一时期时说:“这一时期,苏共领导人对苏联的改革设计既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又缺乏总体上的判断与把握⋯⋯他的统治集团已基本上丧失了与人民大众的血肉联系,丧失了其应有的代表性和先进性,沦为一个老朽腐败的特权集团。”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是(     
A.斯大林时期B.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C.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