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2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公元前219年始,秦始皇数次东巡,“群臣诵功,请刻于石”,遂在泰山等地刻石勒铭。这些铭文叙述了秦始皇因六国“贪戾无厌,虐杀不已”,于是“禽灭六王”“平一宇内”,实行了“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等政策;秦始皇“作制明法”“不懈于治”“专隆教诲”“忧恤黔首”,官员“各知所行,事无嫌疑”;“六合之内”出现了“黔首安宁”“不用兵革”“男女礼顺”“莫不受德”“承顺圣意”的景象。

——据《史记》等

材料二   公元14年罗马帝国首位皇帝奥古斯都去世,其生前自述被铭刻于陵墓入口处,主要内容为:奥古斯都“恢复了为派系势力主宰的共和国的自由”,平定高卢、西班牙等地战乱;多次为罗马平民发放金钱和粮食,“举办角斗表演”;复兴罗马传统,“修复了八十二座诸神之庙宇”;“解除了海上的海盗威胁”,“将罗马人民的所有行省”的边界扩大了。铭文强调奥古斯都的最高权力源于元老院和罗马公民的授予。该铭文后被诸行省传抄。

——摘编自张楠、张强《<奥古斯都功德碑>译注》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秦始皇刻石与奥古斯都功德碑呈现的帝王形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刻石与奥古斯都功德碑出现的共性原因并说明两者共同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从公元1000年至公元1533年,库斯科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辉煌壮丽的古建筑至今遗迹犹存,古代库斯科城的中心是“瓦卡依·帕塔”广场,历代王宫就集中在广场周围,建筑物有石砌的宫殿府衙,等级森严,贵贱有别。库斯科城见证了(     
A.阿兹特克文明的辉煌B.桑给巴尔的繁荣富强
C.印加文明的发展兴盛D.玛雅文明的骤然消亡
昨日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在中世纪,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欧洲人没有效忠国家的概念,他们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威尼斯的居民,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这种观念(     
A.导致欧洲人国家观念淡薄B.说明了教权高于王权
C.表明基督教控制世俗生活D.使欧洲社会等级森严
昨日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兴起并成为一门产业。民众仿效16世纪以来贵族“欧陆游学”传统,参观英国知名作家的出生地、故居和墓地,探访文学作品中描述之地,以求“更深刻地理解熟悉的文本”。

地处偏僻的斯特拉特福,因是莎士比亚出生地而成为旅游胜地。1847年出版的《英国最杰出诗人的故居和常去之处》配以版画介绍英国作家故居,深受读者欢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有乔叟、斯宾塞等众多作家的墓碑或纪念碑,备受游客青睐。人们还将文学作品视为“旅游指南”,前往伦敦、罗切斯特等地,与作品中的人物“邂逅”,“跟随哈代想象出来的人物的活动轨迹游览他们的故土”,领略司各特作品中描述的苏格兰高地风光,寻找历史记忆。“莎士比亚之乡”“哈代之乡”“司各特之乡”等英国文学之乡成为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摘编自(法)马克布瓦耶《1621世纪西方旅游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学旅游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的影响。
昨日更新 | 713次组卷 | 7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历代王朝在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交流与冲突中,逐渐产生了“守中治边”“守在四夷”的边疆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与西方列强的交涉中,使用了“专辖之内洋”“公共海洋”“万国律例”等近代国际法术语。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在沿海地区、海岸带、海岛上建立军事设施并派兵驻守。民国初年,政府每交涉边务时,中方必然“查察地势,会勘情形”。193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边疆教育计划大纲,明确表述“国境之边界或边缘地带,谓之地理的边疆”。由此,在国人边疆观念之中,对边疆外围的认识不再是漫无边际的空间想象,而是形成了一道稳定而明晰的边界线。

——据周平《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美国人视开疆拓土为上帝赋予的使命,不断向西扩张,把陆地边疆推进到太平洋沿岸。受马汉海权扩张理论和特纳的“移动边疆”理论影响,19世纪末美国依次获取了夏威夷、菲律宾、波多黎各等海外殖民地。二战后,“战略边疆”被美国纳入边疆观念的体系中,并逐步向全世界乃至外太空扩张。1960年,肯尼迪政府提出“新边疆”政策,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以此阻止其向苏联靠拢。1981年,里根政府首次提出“高边疆”战略,后将其列入国家开发太空的军事、科学计划;20世纪8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利益边疆”概念,明确强调“商业发展到哪里,我们的国家利益伸展到哪里,军队就应该跟到哪里,不管是在陆地、海洋还是空中”。

——李朝辉《中美两国边疆观形成与演进对比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边疆观念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美国边疆观念的基本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边疆安全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汇报时,展示了以下三张图片,该同学的研究主题是(     

“三种人”(僧侣、骑士、农民)绘画作品

封君封臣制示意图

封建庄园示意图

A.忠君思想在西欧传播B.西欧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
C.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D.基督教在西欧的特殊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8年3月18日,墨西哥总统拉萨罗·卡德纳斯颁布征用外国石油公司法令,将美、英、荷等国垄断资本所有的17家石油企业收归国有,并通过外交谈判确定给予这些外资公司1.3亿美元的补偿金额,分10年偿清。此举旨在(     
A.推动墨西哥民族经济的发展B.瓦解拉丁美洲殖民体系
C.加快墨西哥民族独立的步伐D.维护墨西哥与西方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之外有了剩余产品。贫富差距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迹象。人类社会迈向文明的前提是(     
A.文字的普遍使用B.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C.定居生活的出现D.国家强制机关的形成
7日内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12世纪中期,英国的伯爵领由原来的8个激增至22个,一些伯爵还控制着地方郡政;中小贵族或倾家荡产,或被迫依附强有力的大贵族;新增私家城堡约300座。由此可推知,当时英国(     
A.封君封臣制度解体B.庄园经济发达C.民族国家逐步形成D.封建割据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自201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包装食品巨头享氏,一直在通过提供国际口味的调味品来扩大市场。与此同时,品客薯片在俄罗斯提供蟹肉味薯片,在日本则提供酱油拉面味薯片,追求国际品牌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据此可知,这些国际品牌(     
A.积极顺应世界文化多样化的需求B.力图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要求
C.建立有组织的商品信息网络体系D.旨在满足不同地区民众需要
7日内更新 | 203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