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4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将近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概括为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其中甲、乙、丙分别是指(     
地区类型该学者的主要判断理由
“起落型”“成果丰硕,但无力摆脱‘前门驱虎,后门入狼’的厄运,大起大落”
“徘徊型”“不能超越原有的社会形态而提出更高的政治要求,长期徘徊不前”
“螺旋形”“19世纪中叶、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各有杰出‘代表作’,一浪高过一浪”
A.亚洲、拉美、非洲B.非洲、亚洲、拉美
C.拉美、非洲、亚洲D.拉美、亚洲、非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6世纪初,欧洲人笔下的印第安人常为“生活在伊甸园的自然之子”,具有“慷慨”与“自由”的品质。但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欧洲学者多宣扬印第安人为“没有理性与灵魂的野人”,是“邪恶”与“野蛮”的化身。这可用以说明(     
A.殖民者虚伪的价值观B.美洲文明发展的停滞
C.欧洲宗教势力的衰落D.启蒙思想产生的原因
3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953年,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表明,新中国(       
A.改变了以意识形态为主的外交B.放弃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开始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
昨日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4 . 从1865年起,英国一些工联组织和工人群众陆续参加第一国际。到1868年,仅伦敦就大约有50个工联加入第一国际,争取议会选举改革的工人组织“全国改革同盟”也参加进来。这表明,19世纪60年代后期(       
A.英国是国际工运的中心B.欧洲工人运动开始兴起
C.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扩大D.英国工人主导议会改革
昨日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世纪时,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认为,中国为建立道德化的理性宗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孔子使世人获得对神的最纯真的认识”,这就是唯有以德教人、要求人们修身、治国,都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即理性,“而无需求助于神的启示”。伏尔泰此番言论旨在(       
A.促进中法思想文化交流互鉴B.借助儒学推动法国思想解放
C.以中国儒学取代基督教文化D.说明启蒙思想源于中华文化
昨日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6 . 有文献显示,在1558年至17世纪末,有8000多本图书从西班牙运往西印度群岛,考虑到走私因素,这一数字大概要增加10倍。大量的经典作品和基督教文本被逐渐翻译成印第安语言,进入到当地社会。这反映了(     
A.欧洲殖民模式转变B.拉美多元文化并存
C.殖民者的文化入侵D.全球经济联系加强
7 . 1916年12月20日,德国以同盟国名义向协约国发出照会,建议召开和会,谈判结束战争。30日,协约国发出复照,指出在各小国被侵犯的权利与自由没有得到保证之前,是不可能实现和平的。复照亦对协约国夺取到的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避而不谈。这反映出当时(       
A.第一次世界大战已临近结束B.帝国主义战争性质并未改变
C.协约国完全掌握战争主动权D.欧洲列强的矛盾已发生转移
昨日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8 . 汉儒刘向曾指出:“(汉文帝)即位十余年,时五谷丰熟,百姓足,仓廪实,蓄积有余。然文帝本修黄、老之言,不甚好儒术,其治尚清静无为。以故礼乐庠序(泛指教育)未修,民俗未能大化,苟温饱完给,所谓治安之国也”。据此,刘向主张(       
A.恢复百家争鸣的盛况B.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C.改变儒学的正统地位D.进一步强化汉朝统治秩序
昨日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9 . 下图是学者彭树智先生的《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著作中,“世界历史性变化”第五章部分目录的扫描件。观察这一目录可知,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的是(     )
第五章  战后初期的世界历史性
变化……………(204)
一、亚洲
战争促发革命(205)“印度重新发现了自己”(208)印度尼西亚独立风云(213)
缅甸的新生(217)西亚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221)以色列的诞生(225)印支三国的浴血抗战(230)
A.缓和与动荡并存的世界局势B.一战后亚洲殖民运动兴起
C.世界性反殖民主义运动爆发D.二战后亚洲殖民体系崩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资本主义是超越其国界发展的。19世纪上半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同时也在生产过剩危机的驱策下,英国资产阶级把眼光转向未来的新市场,转向拉丁美洲新独立的国家,转向日趋衰落的土耳其帝国、亚洲殖民地印度、统一封闭的中国,并采取了战争、签订不平等商约、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四种不同的方式。

——摘编自郭曦晓《鸦片战争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使英国的威胁成为历史的陈迹。苏联成为惟一可与美国抗衡的大国,并展开了对美国石油霸权的核心区域中东的渗透。面对苏联社会主义“新的威胁”和中东民族主义的高潮,此前为各自的石油资本在中东频频斗争的美英两国,迅速联合起来。中东石油支配权之争,是赤裸裸的霸权角逐,是美国进行冷战并最终搞垮苏联的战略工具。阿拉伯人民“石油武器”的使用,石油输出国组织1973年提高油价的决定,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的石油霸权,冲击了旧国际经济秩序,从而引爆了战后西方规模最大的经济危机。

——摘编自舒先林《冷战时期美苏博弈中东石油及其现实启示》

材料三   中国在外交领域“已经成为多极世界的伟大构建者”,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如是评价。“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认为,“以整体意识、全球思维、人类情怀打量这个世界,正是中国的大国外交提供的新‘世界观’。”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人民日报《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共同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资本主义能够“超越国界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以来世界格局发展的基本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构建“多极世界”的理念与实践谈谈你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