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近年来,由于蒋介石日记和《蒋中正总统侍从人员访问纪录》的公开,不论是两岸民间还是史学界,对蒋的研究、评价都有所转变,甚至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史可能要重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为一手资料两者所述内容真实
B.蒋介石日记比口述记录更加真实
C.真实性必须由档案史料来佐证才能确定
D.作为一手资料两者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这说明
A.《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
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
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
2016-11-27更新 | 2094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日媒体对五四运动的报道迥异。《申报》的报道称:五四运动是一场阻止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签署对德“和约”、要求惩办亲日卖国贼的全国性学生爱国运动。日本媒体在报道五四运动时,却将其定性为“排日”学生的一场暴动。中日媒体对五四运动的报道不同说明了
A.新闻报道不能作为研究史料
B.年代久远使历史真相难还原
C.立场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解释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可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我们一般将材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
C.《诗经·卫风》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
2013-05-10更新 | 1107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不同史料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
史料出处
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民教相仇都门见闻录》《刘以桐,义和团民》
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奉案杂存》《劳乃宣,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官员》
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刚毅,主张利用义和团的官员》

A.上述史料还原历史真相
B.历史叙述具有主观色彩
C.亲历者的叙述真实可靠
D.阶级立场决定历史叙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代政治人物王世懋在其著述中描绘了景德镇因烧制瓷器而火光烛天的情形,称之为四时雷电镇。这被个别历史学者认为是工业超时代发展的征象,实际上他是以此来指责当地居民穿凿地脉,以致没有人登科中举。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政治人物的著述不足以成为史料B.著述不属于实物资料所以可信度低
C.史料研读须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D.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而无法探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