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史料发掘与历史认知】

材料一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之墓。迄今已出土1万余件(套)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重要文物列表   

1木牍约200版,竹简约5000枚。包括《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五色食胜》等。其中不少为失传的古代典籍
2孔子徒人图漆衣镜摆放在刘贺床榻前,是集屏风、衣镜为一体的“屏镜”,上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孔子像
3粮库内发现有水稻、粟、甜瓜,梅等多种可食用植物遗存
4大量黄金货币和金银饰的车马器,仅金器就有478件,重量约115公斤;种类包括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版等,以及以金银技法(鎏金银、错金银、包金银等)加工的车马器等
5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大角羊银当卢”,是内地出土最早的“带有回首式走兽纹的马具”
6作为编钟架构件的鎏金青铜钩取骆驼,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

——摘编自王子今《海昏侯墓园考古与西汉史的新知》

材料二   1759年,苏州人徐扬完成画作《盛世滋生图》(如图),表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景象。画作中,有14家丝绸店,22家棉布店。米市附近商旅如织,水运繁忙,有服务设施行业如酒楼、饭馆、珠宝、玉器、古玩等8家烟店中3家标出“(福建)浦城建烟”的招牌,还见许多钱庄字号。城郊的木渎镇和枫桥镇在图上也被尽情描述出盛世风貌。


   

——摘编自黄锡之《从(盛世滋生图》看乾隆时期苏州对江南社会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所反映的西汉中晚期的社会状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估《盛世滋生图》的史料价值。
2023-07-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省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2 .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近年来,三星堆遗址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出土了黄金面具、青铜器、玉琮等大量文物。这些文物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实物例证,有助于加深对成都平原与其周边地区文化关系的认识。这说明考证历史真实性最有力的依据是(     
A.考古发现B.史料记载C.文学作品D.神话传说
2022-07-07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3 . 三星堆文化

文物作为人类活动的遗存,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星堆共出土了1720件珍贵文物。按其功能分类,我们可将它们分为:祭祀品,共105件,主要是青铜器,其中较大型的樽和罍,其功能可能有两个方面,主要用于祭祀天神、地神和祖先,同时也可当作生活用品,比如装酒、粮食等;生产工具,共124件,主要是石器和玉石,其中有斧、凿、錾、刀等;兵器,共127件,主要是青铜器,还有石器和玉器,其中有青铜戈、玉戈、玉刀;生活与装饰,这方面数量最多,共1364件,其中有青铜器、金器、玉器、石器、陶器、骨器、象牙器,以玉器为主,占615件。除上述四种类型外,还有80根大象牙,……另外,还有当时的货币——铜贝4662枚。还有数以吨计的陶片未计算在内。

——摘自冯学敏等《点击三星堆》

材料二   举世瞩目的三星堆考古发现,向我们揭示了三千多年前古蜀王国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情形,展现了一个湮没的内陆农业文明的辉煌。……三星堆考古发现提供的不仅仅是珍贵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将使学术界重新审视中华文明,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将因之而谱写新的灿烂篇章。

——黄剑华《古蜀的辉煌》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释读三星堆文物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意义。
2021-06-17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21届高三仿真模拟(五)历史试题
4 .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图1出土的甲骨文


图2古埃及罗塞塔石碑


图3《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中国的夏朝存在成熟文字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D.不同区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2022-04-23更新 | 952次组卷 | 6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材料   敦煌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今存洞穴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色雕像2400多尊,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下面是与敦煌莫高窟相关的两个人物。

王圆箓(1850—1931年)1850年出生在湖北,家境贫寒,信奉道教。1897年云游到了莫高窟,四处化缘,将得来的钱财全部用来修缮莫高窟。1900年6月22日王圆箓发现了后来享誉世界的莫高窟第十七窟一一藏经洞。他步行50里赶往敦煌县城,找到了当时的敦煌县令严泽,但严泽随意打发了他。1904年,他又上书清宫,但也同泥牛入海。藏经洞的保护,就这样错过了上佳机。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以捐功德钱的形式骗取了大量文物,接着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纷至沓来,一时间偷窃成风,敦煌经卷流失严重。王道士,他幻想靠自己的微薄之力保护千佛洞,靠着这些“君子”们的资助,做着卑微而伟大的事。诚然,在他手里,这个古窟添上了许多伤痕,但过错绝非一人应该承担。樊锦诗(1938——)1938年出生于北平,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1963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大漠戈壁中的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樊锦诗用爱和生命践行着守护敦煌的神圣誓言,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奋斗了近60个春秋。她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先后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工作;构建“数字敦煌”,开创敦煌莫高窟开放管理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为敦煌莫高窟的文物和大遗址保护传承与利用作出突出贡献。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当选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被誉为“敦煌女儿”。

—摘编自刘伟《敦煌莫高窟重见天日始末》、任风《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煌莫高窟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近、现代敦煌莫高窟不同命运的原因,并谈谈你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的认识。
2024-01-2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在汉代文物中,骆驼并不多见,其形象塑造上没有变化多样的姿态,且大都混同在各类动物之中,没有明显的特别含义。到了唐代,以骆驼为题材的陶塑剧增。胡人牵骆驼的搭配造型流行,驼载货物的品类也更多。它们或大步行走,或引颈长啸,渗透着对现实生活的歌颂和向往(下图)。骆驼形象的变化,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汉代灰陶骆驼
(出土于西安南部沙坡汉墓)

唐代彩绘骆驼
(出土于西安某村庄将军墓)

A.丝绸之路日益兴盛B.制瓷技术领先世界
C.华夷观念逐渐消失D.艺术作品气势恢宏
7 . 如表是考古出土的战国时期部分地区物品统计表(部分)这反映当时(        
铁器出土地点铁器数(件)生产工具数(件)铁农具数(件)
辽宁抚顺莲花堡80余7768
山西长治分水岭363121
河北兴隆古洞沟878552
河南辉县固围村936958
广西平乐银山岭18117091
A.一家一户个体劳作盛行B.铁农具已普遍应用
C.劳作方式转变成为可能D.冶铁技术趋于成熟
2023-04-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据考古发现,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和河南二里头等遗址均出土有大型城墙、宏伟宫殿以及精美玉器。在这些遗址的高等级墓葬中还有人殉的痕迹和随葬的大量武器。这些发现可以印证(     
A.古代各地区交流融合B.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C.氏族社会已趋于瓦解D.古代农耕文明的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后汉书·东夷列传》中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及印文。由此可知(     
A.文献与考古互证方可证实历史B.历史推断违背求真理念
C.唯考古发掘才能还原历史真相D.考古发掘可以印证历史
2024-01-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考古报告,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数十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一批铁器实物。如图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战国时期文物——鼻子套圆环的青铜牛尊和铁锄范。据此推测
A.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器较普遍B.井田制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C.争霸战争推动了工具的改革D.各国纷纷变法确立新的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