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约公元前4世纪的巴泽雷克古冢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两个马鞍的鞍褥,其中一个由中国华丽的丝绸做成,并绣有凤凰等图案,另一个则盖着绣有走狮图样的西亚画布。这些文物反映出
A.中国纺织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领先
B.东西方文明远距离交流历史悠久
C.文明交流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
D.丝绸之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方交流
2 . 济南洛庄汉墓遗址发掘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下图所列文物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图1铁兵器B.图2陶罐C.图3青花瓷D.图4铜壶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拉甫却克墓地,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州区五堡镇博斯坦村。2019年,考古工作者发现并发掘了该墓地遗址。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特征和测年数据判断,墓葬年代为唐朝时期。以下图片为墓葬部分文物。


   

——摘自考古中国《新疆:哈密拉甫却克墓地发现唐宋时期墓葬》


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中相关信息,说明材料对研究唐朝时期新疆地区的社会风貌的史料价值。
2023-06-29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如表所示为春秋至西汉苏浙闽部分地区墓葬出土金属农具。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时代地点出土农具出处
春秋丹徒铜锸《江苏丹徒粮山石穴墓》
春秋六合铜锄、铜铲《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
春秋战国绍兴铜铲形器、铜锂、铁镘《绍兴出土的春秋战国文物》
战国绍兴铁凹形锄、铁锂《战国铁农具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西汉崇安铁犁、铁锄、铁锼、铁斧、铁锯、铁五齿耙、铁镰《福建崇安城村汉城遗址试掘》
A.东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B.铁犁牛耕走向普及
C.经济重心南移不断加速D.精耕细作农业成熟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铁器已经广泛使用,推动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发展到封建制。惟铁器发明年代尚未能断定,1972年,在河北省藁城县(商周鲜虞之地)台西村一个奴隶主墓中发现了公元前十四世纪商朝衔熟铁刃铜钺和铁援铜戈,才证明了商朝已有铁器。

——摘编自傅振伦《中国铁器的发明》

材料二   2003年出版的《中国军事工程技术史》对出土的秦代铁兵器统计如下

西临潼下刘村秦始皇陵西刑徒墓秦始皇陵园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江西遂川
铁戟2铁剑1铁匕首1铁矛1件、铁钺1件、
铁铤铜镞2
铁铤铜镞80

材料三   考古出土东汉时期牛耕铁器文物的分布



分析说明先秦至秦汉时期铁器发明和使用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2-03-1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校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考古发现,江浙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兼容并蓄B.多元一体C.和谐共存D.天人合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田”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许多出土器物中包含其他古文化的因子:如折腹鼎、陶背壶等文物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拥有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的要素。这体现了(       
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023-02-27更新 | 346次组卷 | 56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蓝园高级中学、南安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摘编自文物出版社《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 《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摘编自张仁忠《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七八千年前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的原始人类代表。
(2)根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时期耕作方式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根源及其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以上材料反映的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三星堆文化

材料一   1929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了大量玉石器,1986年对三星堆两个祭祀坑进行发掘,出土大型青铜立人、青铜神树、纵目面具、青铜神像、黄金面罩、金杖、大量玉器和象牙等文物一千余件。三星堆遗址的年代相当于中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是一个拥有青铜器、文字符号和大型礼仪建筑的文明;其城址规模很大,表明三星堆已步入国家门槛。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平原发掘了桂圆桥文化、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东周时期的巴蜀文化,各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前后相承、延续不断。

在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鲜见,也与埃及、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出土文物判然有别。青铜器显现出以尊为首,与罍、瓿、盘形成组合的礼器系列。其器形虽然明显仿效中原商文化风格,其组合却有别于鼎、爵、觚、斝的商文化系列而凸显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青铜神像、神树等带有神异色彩的器物,表明这个古蜀王国独特的宗教信仰体系和神权、政权一体化的系统。

——摘编自段渝《三星堆与巴蜀文化七十年》等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夏、商文化的传播或分支;也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虽然受到中原文明较多的影响,学习和吸纳了中原青铜器和陶器中的某些形式,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具有明显的自成体系的结构框架,因此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是古代长江上游的一大文明中心。


从材料二中选择一种观点,或者自拟观点,运用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及所学,对其进行论证。
2021-05-23更新 | 896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曾随之谜

在今天湖北境内,中国的传世文献从来没有记载过周代一个叫曾国的诸侯国。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现却证明历史上湖北的随州确实存在着一个姬姓曾国。史籍中明确记载这一地区只有一个随国,但却从未见随国青铜器出土。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不一致,引发了学者们关于“曾国”和“随国”两个国名关系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曾随为一国,有的学者认为曾国绝不可能是随国。

直到2019年,这场争论才得以平息。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铜器2000余件,其中礼器近600件。三组大墓的墓主人分别为曾公求及其夫人渔、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曾侯得,三组大墓均出土有编钟,同一墓葬均出土带有周文化和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以下为曾侯宝夫人、楚王女儿芈加墓出土的部分文物及其铭文:

铜缶

编钟
(1)考古发现如何解决了“曾随之谜”?
(2)此次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周代的哪些史实?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