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70年,清政府修改《大清律例》,规定:“内地奸民在洋行充当通事买办,设计诱骗愚民,雇于洋人承工。……诱拐已成,为首斩立决,为从绞立决”,“其华民情甘出口……仍准其立约”。这反映出
A.诱骗华工出国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清政府以华工出国来讨好西方列强
C.清政府已初步意识到维护主权的重要性
D.中国律例的修订具有半殖民地色彩
2020-03-18更新 | 82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以前农田灌溉在黄河流域虽已零星出现,但农田水利的重点始终在防洪排涝的沟洫工程上。直到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大型农田灌溉渠系工程才出现。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条件是
A.小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
B.铁制工具的使用和改进
C.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D.农耕者艰辛的劳动付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7世纪早期,中国茶被荷兰人引入欧洲,成为富人的奢侈消费品。18世纪初,茶叶被欧洲各阶层民众所喜爱,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家常饮料。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社会稳定
B.工业革命缩小了贫富差距
C.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大幅度增长
D.民主平等观念的广泛传播
2019-05-06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随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B.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
C.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D.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两汉公卿中儒学名师或师从名家的儒者(包括太学生)状况统计。

这反映了两汉时期
A.官吏群体的儒学水平不断提高
B.学校教育以教授儒家经典为主
C.儒学并未取得思想的统治地位
D.官吏从政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19-20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1955至1960年,苏联不断扩大地方领导人、企业经理、厂长的权力;还批准各加盟共和国拥有对本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基本建设、财政资金、工农业产品价格等方面的决策权。上述措施旨在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解除大部分小企业的国有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2018-11-24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