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历史学是历史学家对史实的解读。以下对半坡人社会状况的陈述,有的是史实,有的是观点。你认为属于史实的是(     
A.最早种植了粟和蔬菜
B.半地穴式房屋,适应了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C.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D.土地、房屋等都归氏族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贫富差别
2023-09-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名民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独立意识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如里社、保甲与行会等)……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起到所谓“结构—功能替代物”的作用。下列关于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基层管理的自治性逐渐消退B.基层管理中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
C.基层管理官员治理与士绅参与相结合D.基层管理的自治色彩较鲜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说,就政治秩序而言,俾斯麦所建立的帝国是“资产阶级社会”在德国的一个变种,资产阶级在他们所真正看重的领域还是相当自由的。对此解读合理的是,统一后的德国
A.资产阶级成为国家权力核心
B.帝国宰相独立行使行政权
C.代表了近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D.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2019-04-19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湘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在中国,人们喜欢用家训的方式传承家风。读下表,对比解读正确的是
唐宋家训内容(单位:篇)

A.唐宋时期的家训已经出现了理论化的趋势
B.宋朝家训的“女诫”减少说明封建伦理的衰落
C.印刷术的进步导致了唐宋家训的数量增多
D.宋朝家训“处己”数量最多是受到理学的影响
5 . 《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忽必烈登基时间和年龄的记载与《元史》等汉文史料不同,之前学者认为这只是简单的笔误,但最新史学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记载发现,其中原因应该是马可·波罗回国和记载时受到了伊斯兰历的影响。这表明
A.古代官修史书的史料价值十分有限
B.研究视角多元化使历史解读更趋于理性
C.历史文献必须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
D.不同的史观往往影响研究者的历史结论
2019-09-19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高三11月高考模拟诊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洋务企业部分决策者的职衔背景,据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姓名任职情况职衔、功名
盛宣怀1885年任轮船招商局督办曾任津海关道监督
张翼1892年接任开平旷务局总办候补道员衔
杨宗翰1891年主持上海机器织布局翰林院编修
袁大化1890年继任漠河金矿总办候补知府
郑观应1880年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候选郎中

——(据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整理)

A.政府官员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B.洋务企业摆脱了列强经济控制
C.官督商办成为主要的管理方式
D.洋务企业缺乏近代化管理经验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产生的新词统计(部分)


——摘编自郭旭卿《时代变迁对汉语的影响》


语言词汇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反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新生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阐述。(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下表为明清思想家的一些主张。
“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庶人非下,侯王非高”李贽《焚书》
“上统之则乱,分统之则治”王夫之《读通鉴论》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顾炎武《日知录》
“破国亡家,流毒无穷,孰为之而孰主之?非君其谁乎!”唐甄《潜书远谏》

表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的要求
B.都提出了实行仁政的主张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周,国指的是天子赐给诸侯的封地;到春秋战国时代,国指的群雄争霸的列国;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国乃是以皇权为核心的王朝。……但到了近代,近代中国的启蒙知识分子普遍认为古代中国只知家族,不知国家,缺乏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意识。为了建立近代国家,首先必须“去家化”,批判家族主义,将国家从宗法伦理中剥离,使其获得独立性。到五四时代,家族谱普遍被视为专制主义之渊薮建立民主共和,就必须首先打倒宗法家族,儒家的三纲思想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

——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国家”的概念。(要求:写明论题,古今关联,史论结合。)
10 . 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罗斯福新政时期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
年份 GNP总量(10亿美元) GNP增长率% 失业率%
193090.4—12.38.7
193355.6—4.124.9
193572.210.920.1
193884.7—6.319.0

——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A.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
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D.新政时期的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