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禽蛋向来为珍贵食材。鸭蛋因抗温性强,保质期比鸡蛋长,又可以在河湖大量养殖,集中贩卖,因此我国城市地区长期以食用鸭蛋为主。19世纪后期,洋商在汉口建立蛋厂,配合欧美以鸡蛋为主的饮食习惯,于铁路沿线村庄大量收购鸡蛋,然后利用机器制咸蛋品后销往海外,我国鸡蛋产量因此大增。这无意间扩大了城市的鸡蛋供给,城市饮食遂出现变化。期间,《申报》多次刊载关于鸡蛋营养价值的文章,称鸡蛋为“最佳食物”。在此现代化的论述下,鸭蛋逐渐退居二线。由于兴办蛋厂利益颇丰,我国民族资本企业也纷纷效仿,到1919年时,华商蛋厂已达百家之多。在华商茂昌公司的联络下,1934年蛋厂已成立联合组织,该组织与英国粮食部签订合约,实际上垄断了中英之间的蛋品贸易。蛋品产业在二战之前即已高达中国出口排名的第二或第三位,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蛋品稳居龙头之位。

——摘编自张宁《从鸭蛋到鸡蛋——近代中国城市的禽蛋消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中国城市禽蛋消费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蛋品行业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公路、水运、民航、铁路等各种交通运输手段,建立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联运,日益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交通建设关注的重点。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交通联运网络成为不同国家社会发展的必需
B.利于形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有序竞争的局面
C.西方国家健全了交通的运行机制
D.交通运输速度和准确性得以保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些年来,中国学术界出现了对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反思。例如,有学者说:“经过日本的超党派外交和情报战活动,中日达成了回避‘日华和约’和日美安保体制之‘政治解决’的‘联合声明’,并未革除日美同盟对华敌视和美国庇护下日本对华蔑视的冷战政治属性。”日本学者中岛岭雄则称,鉴于中苏对立,日本未能迫使中国让步,田中政府的邦交正常化是落入中国圈套的“拙速外交”。客观地讲,上述国际政治学式的结论并非是客观、准确的历史性定位。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解决邦交正常化问题是中日两国领导人的高度政治智慧和果断行动,虽然也有遗留问题影响至今,但这些问题更多的是后来主客观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所致。

——摘编自王新生《日本对华关系正常化决策过程再探讨》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日邦交正常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阅读如表,据此可知(     
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发展相关史事
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
1951年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提出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和成人业余教育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免费原则
A.教育公平步伐持续推进B.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经建成
C.国家教育投入逐年提升D.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
2023-12-08更新 | 344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礼制”自夏朝建立.经商朝发展,在西周时期得到完善,确立了“亲亲”“尊尊”“长长”的基本秩序以及“男女有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基本原则,还形成了“为国以礼”的治国理念。“礼制”的确立与完善(       
A.有利于德治与法治融合B.有助于稳定统治秩序
C.消弭了贵族内部的矛盾D.凸显了君主集权统治
6 . 1847年12月,香港《中国邮报》社论指出:“为了要给外国制造品找到主顾,那就必须用低廉的售价去克服中国人喜爱土制品的偏好,并且五口通商方法直至现今为止,还是依靠少数经纪人为外国人沟通消费者,或与本地制造家相竞争的唯一中介人。”该社论反映了当时(     
A.五口通商改变中国外贸布局B.英国谋求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C.英国对华贸易仍居入超地位D.中国传统经济模式依然牢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法国在拿破仑三世上台后不久,便开始了巴黎重建计划。重建计划的主要起草者视霍乱和革命的星星之火为大敌,最终“用几何直线打破了中世纪城市有机的、却充满疾病的物质和社会肌理”。新的布局和拓宽的街道体现了新的城市美学。这种“新的城市美学”(     
A.密切关注公共卫生B.不利于工业化建设
C.高举理性主义大旗D.注重消弭革命斗志
8 . 1972年,新中国于“重返”联合国后不久便参加了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周恩来批示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设立一个环境保护办公室;次年,直属于国务院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它们成为国家环保局(后改组为生态环境部)的前身。这一进程说明,新中国(     
A.积极组织开展多边外交活动B.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C.外交突破推动治理体系发展D.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的变革
9 . 考古发现,汉魏时期的坞堡侧重于建造具有军事性质的防御设施;东晋南朝的坞堡则注重为生产生活服务,很少发现有军事性的防御建筑。坞堡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晋南朝时期(     
A.军事防御意识淡化B.江南社会相对安定
C.庄园经济趋于封闭D.建筑规模不断缩小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战略与策略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世界、变革实践、推动历史发展的有力武器。正确运用战略和策略,是我们党创造辉煌历史、成就千秋伟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秘诀。”“策略为战略实施提供科学方法……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

——摘自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请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某一阶段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该阶段战略目标所采取的灵活策略,实现了战略主动,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要求:明确指出该阶段党的战略目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楚,结论合理)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