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元在西藏设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又将前、后藏分为十三个万户,万户以下各级官员多由当地僧俗首领担任。中央政府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征收赋税,屯戍军队。这说明西藏地区在元朝正式成为(     
A.诸多行省机构中的一员B.西藏办事大臣的辖区
C.中央管辖的地方行政区D.羁縻制度下的新力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初,广西思恩府土司岑瑛因“筑城池,创廨宇,立学校,建祠庙,政绩大著”,被明政府升任“都指挥同知”,给予流官职位。明朝政府的做法旨在(     
A.扩大儒家学说的影响B.鼓励少数民族的文人入仕
C.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D.增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2024-03-19更新 | 767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有一幅碑刻华夷图,这幅图以唐代《海内华夷图》为底本,绘于北宋徽宗时期,南宋镌刻于碑石。图中注明楼兰、鄯善、于阗、莎车、疏勒等南疆诸国与安西四镇,以及西汉至宋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情形。该图(       
A.体现宋朝强化边疆治理的意图B.展现宋代沟通东西交往的成果
C.可用于研究宋代地方行政区划D.寄托恢复汉唐故土的政治理想
2024-03-15更新 | 629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两汉时期,文人献赋盛行。西汉武帝时,如有天子出巡、游猎、求仙等行为,司马相如、扬雄等文人往往献赋加以讽颂。东汉建都洛阳后,一些关中遗老仍然盼望朝廷能够回迁长安,对此,班固上《两都赋》加以驳斥。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B.文人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C.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D.兼收并蓄的思想文化政策
2024-03-07更新 | 584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地理大发现后,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等国先后提出“发现论”“无主地论”“无主领土论”和“优先权论”,这些理论由完全否定到部分承认土著对土地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占有,但都宣告殖民地终归“文明国家”所有。这些理论(     
A.维护了土著土地所有权B.服务于欧洲的殖民扩张
C.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扩大了国际法适用范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8年,公粮占东北解放区全年财政收入的37.04%,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到1949年,来自公粮的收入占比下降至23.32%,而来自工业的收入占比增长至30.41%。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推进B.革命形势的发展
C.工业建设的进行D.苏联模式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太祖在位时把武将宋催之女立为皇后,为其子赵德昭迎娶武将陈思让之女,将自己的妹妹嫁给武将高怀德,而自己的两个女儿也分别嫁给武将石守信之子石保吉、王审琦之子王承衍。宋太祖此举(     
A.意在缓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B.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历史问题
C.旨在笼络武将参与国家治理D.保障了文官集团的政治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代出身贫寒的科举官员,由于“来自田间,多由寒峻,其见识迂陋”,也不会逢迎阿谀,故对上司“作奸犯科,类不当行”之事,往往引经据典,加以阻拦;若由其经办处理,也能坚持律条,加以严惩。材料反映科举制(     
A.客观上有利于政治清明B.提高了官员的道德品质
C.拓宽了政治参与的途径D.加强对官员的思想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五四运动前,李大钊把“再造中华”的期望虽落到民众身上,但仍认为“拯教国群,是在君子。”1919年后,他认识到,现在“劳力者阶级需要联合起来,成为横的组织”塑造“劳工神圣”的新伦理,“以反抗劳心者阶级”。李大钊的思想转变(     
A.形成了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B.使中国民主革命进入到新阶段
C.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D.为探索国家出路提供了新方案
2023-10-18更新 | 687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前,英国驻普鲁士大使向政府报告:统一后的德国和英国没有根本利益冲突,还可以为保护比利时和英吉利海峡做出贡献。普鲁士是爱好和平的,它领导下的德国将有助于英国抑制法国和俄国的野心。这一建议(     
A.改变了欧洲传统的政治格局B.立足于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
C.预见了未来欧洲局势的变化D.推动德国走上和平统一道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