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国维是早期研究甲骨文的重要学者,他运用甲骨文中出现的商代先公先王与《史记殷本纪》的记载作比较,以甲骨文的记载为标准,纠正了《史记•殷本纪》中的一些错误。这说明
A.考古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佐证有利于甄别真伪
B.《史记》等二手史料不能作为探究历史真相的证据
C.只有考古史料才能印证历史的真伪
D.《史记》的记载是司马迁伪造的历史材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藩属国朝鲜发生了一次政权更替。以下为相关记载。对以下史料的认识,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朝鲜国王李珲为其侄李倧所篡,乃借称彼国王太妃顺臣民之心,以废昏立明。《明熹宗实录》天启三年四月条
李珲原以前王李昖次子得立,素称仁柔。李倧其亲侄也……在李珲左右用事……入春,因见李珲有疾,遂令心腹陪臣建议将平山节度使李贵教练兵马五百人调赴王京防御,又密约继祖母王大妃于三月
初九日于宫中举火为号,李倧……领兵入宫,绑缚李珲投烈焰中,……李倧遂即王位。
(明)毕自严《石隐园藏稿》
(天启)三年四月,国人废珲而立其侄绫阳君(倧)。(清)《明史》
A.《明熹宗实录》《明史》作为史料,反映了其政治立场
B.《石隐园藏稿》细节描写较多,还原了历史真相
C.《明熹宗实录》成书较早,所以可信度最高
D.清《明史》作为官方正史,其解读最具有权威性
2023-08-30更新 | 52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许倬云先生指出,秦之速亡,一个重要原因就在政治不通,具体地说,就是中层与下层的疏离。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掘的材料来看秦的中层几乎全是军人……下层百姓的怨气、意见很难通过这些秦国的军人反映到决策层去,政不通自然人也不和,不亡何待也?据此可知(       
A.历史研究因年代久远难以形成定论B.秦亡于暴政的结论属于错误结论
C.史料的拓展更有利于丰富历史研究D.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的多样化
4 . 下表是两部史书关于交子的不同记载,说明(       

时间

出处

记载

南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初,蜀民以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元朝

脱脱《宋史·食货志》

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谓之交子
A.历史研究需要对史料进行甄别B.因记载不同无法得出历史真相
C.两则史料互证即可揭示出真相D.时代不同影响对历史事件解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史学研究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欧美学者习惯把史料分为第一手资料(指历史事实发生时期留下的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指史家研究历史事实的各种文献资料)。一般而言,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高于第二手资料。下列能证明南京大屠杀是真实存在过的最可信材料是( )。
A.报纸《东京日日新闻》南京报道(1937年12月13日)B.文献资料《蒋介石日记》(1915—1949年)
C.电影《南京!南京!》(2009年)D.文献资料《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2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北京大学收藏的西汉初期竹书《赵正书》记载秦始皇临终接受李斯的建议,立胡亥为继承人,与《史记》所说传位扶苏而诏书被篡改之事,差异巨大。这说明
A.历史纷繁复杂真相无法辨别B.《赵正书》比《史记》更客观
C.历史研究要对史料进行鉴别D.文物史料比文字史料更加真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记·殷本纪》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对上述史料看法正确的是
A.该记述属于神话传说,基本无历史价值
B.该史料属于文献史料,有待于实物印证
C.该史料属于一手史料,有一定参考价值
D.《史记》素以信史著称,故该史料是可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甲骨文中关于“妇好”的记教育2000多条。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境内的墓葬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其中带有“妇好”或“好”铭文的就有100件。这说明
A.文字记载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相B.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工艺先进
C.文字史料可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D.史料价值来自于学者的考古发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先秦、秦汉的流传文献较少,成为制约历史研究的瓶颈。近年来,随着秦汉简牍的出土,相关历史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说明
A.考古发现决定了历史研究水平B.借助考古发现可以不断探知历史真相
C.文献的史料价值低于出土文物D.简牍文物是研究秦汉史的唯一突破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关于“玄武门之变”,北宋编纂《新唐书》载为:“太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但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中记载的却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谋害太宗,太宗反击获胜。这说明(  )
A.“玄武门之变”有其历史必然性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确认历史的真相
C.还原真实历史依赖新史料的发现D.历史记述受时代影响而呈现主观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