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会启动了银行改革立法……而且还把大部分私营企业置于集中的监管之下……新政参与者把公共工程署(PWA)设想成“注水泵”(pump-priming,意为政府为刺激经济而注入资金)的机构,旨在刺激非政府就业……山姆大叔究竟能不能通过注水使得工业之泵进入有效运转……在这期间,国会采取了一些对农民、贫困房主、一文不名的年轻人和田纳西河流山地人来说至关重要的措施,这些政策的清晰表达……带出了一项经验的遗产……
——(美)狄克逊.韦克特的《大萧条时代》
材料二   毛泽东的继承者发起了“现代化”运动,不仅采取了以前被视为“修正主义者”的措施,而且还沿着这条修正主义的道路走得更远——甚至走到了“市场社会主义”。这些措施包括废除人民公社,恢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在工厂里以个人经理取代革命委员会;奖优惩劣;从工业的自力更生转向大量进口产品和技术。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北京参加中美建交三十周年活动时曾表示,美中关系发展到这样的程度“谁都想不到”。三十年来,尽管磕磕碰碰不断,但始终没有影响两国关系大局。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3021亿美元,增加了80多倍。……面对金融危机,面对美欧日同时陷入衰退的局面,无论是布热津斯基、基辛格或是奥巴马当局,都一致认为只有美中两国更紧密合作与配合,才能为困局解套。
——王健民《中美关系与世界新秩序》
请回答:
(1)概述材料一,概括美国在大萧条时期国会采取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步入“市场社会主义”采取的措施。
(3)指出当前世界局势和时代主题。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美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结合当前世界局势和时代主题,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发展走向的看法。
2 . 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努力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目标。回顾30多年对外开放的历程,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世界潮流的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措施
典型代表
意义
经济特区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黄金海岸”,有力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活力。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等地区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上海浦东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区位优势是什么?我觉得它应该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依托的国际与国内市场及所处的交通、能源大环境等方面。毗邻港澳(或面对台湾)、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是中央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我国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                                        
——摘自罗木生《区位优势对经济特区的影响》                                                                    
(2)根据材料指出我国对外开放为什么首先选择在广东、福建两省试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3)英国《卫报》曾发表了题为《如果20世纪止于1989年,那么21世纪则始于1978年》的文章。作者马丁·雅克提出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后,美国、德国等相继开始修建铁路。到1850年止,世界上有19个国家建成铁路并开始营业。这个时期正值产业革命后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等已达到一定水平,同时工业发展又有原材料和产品的输送问题需要解决。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后,有关铁路的知识开始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修建的淞沪铁路,被认为是在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条铁路。1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资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运营的铁路,但也仅仅只是一个象征而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平均每年修建铁路300余公里,不仅数量少且分布偏、标准杂、管理混乱。

材料三世界主要国家铁路网密度统计表:

铁路网密度按人口计算按国土面积计算总里程【公里】统计年份
单位公里/每万人公里/万平方公里
中国0.84114910002012
美国5.55538.32264272007
加拿大16.181009.2572162007
俄罗斯5.9699.11280002006
法国5533.62299012008

——引自《世界铁路发展史》铁路资料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第一条铁路出现在英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比较中国所处世界铁路发展中的地位,并谈谈你对21世纪中国大力发展铁路交通网的看法。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漕河力所脆及的商业运输,促进了物品的交流;……然而商业运输所遭到的无数个困难,不可避免地阻碍了商业的发展。在这些困难中主要有:明政府执行了错误的税收政策,明代官员一般采取抑商态度,等等。另外,仅仅是漕河水道的地理特征,也能够限制漕河地区商业的大幅度发展,更不用说使用漕河来航行的主要是官府及其代理人。
——摘编自黄仁宇《明代的漕运》
材料二 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要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我们的一切出产都增加了价值,作为这个大运动的枢纽的东西就是我们道路的改革。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三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漕运的主要作用及其衰落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此时发生在英国的“道路改革”的具体内容。并概括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 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交通发展的重要表现。结合所学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分析这些发展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2016-11-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一4月考历史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材料二 监察系统的功能有三:一是维护王朝秩序的稳定运转。这主要表现在监督群臣的举止,以及对贪赃枉法管理的解法弹劾上。监察系统的第二种功能是保障官僚体系对王朝的效忠。但实际上效忠也有两种,一是对王朝的效忠,二是对某个皇帝个人的效忠,这两者经常搅在一起,但皇帝经常更着重对自己的个人效忠。监察系统的第三种功能是根本性的,那就是作为王朝权力结构的制衡因素。传统中国的制衡机制,跟其他的古代国家相比,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当然缺陷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受皇帝个人素质的影响过大,受皇帝制度的影响更大。
——摘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2)综合上述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理解要求: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2015-11-0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上期10月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规定:“无代价的立即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土地财产,没收的土地归农民代表会议苏维埃所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使用。”后来毛泽东在农村调查中发现,土地归苏维埃所国有、农民只有使用权的规定使得农民感觉田不是自己的,自己没有支配权,因此不安心耕种。1931年,毛泽东领导的中央根据地发布文告明确宣布:“农民分得的田地为自己所有,有权转租或买卖、抵押,苏维埃政府不得禁止。”
材料二 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一方面再次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另一方面向国民党郑重承诺,停止执行武力推翻国民党、没收地主土地等政策。
材料三 从1960年到文革期间我国实行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规定:土地和生产资料归生产队集体所有。农业的生产经营由生产队成立的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农民必须按照管理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从事各种农业生产,没有任何自主性;对农民的农产品分配基本上按出工的多少衡量,出工多的分配的产品多,反之亦少,与出工的效益没有关系,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从中共六大到1931年,中共的农村土地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从生产关系变化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变化产生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联系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国内政治形势,指出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承诺“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政策的目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又是怎样履行“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承诺的?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旧体制有何共同之处?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优越性?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何启示?
2010-07-03更新 | 9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重庆万州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