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义和团发布的一条公告中写到:“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和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       焚毁我们的宫殿,消灭我们的属国;占领上海,蹂躏台湾,强迫开放胶州,而现在又想来瓜分中国。”这反映出()
A.义和团运动有先进思想指导B.义和团与清政府的利益一致
C.民族危机激发群众斗争热情D.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落后性
2023-01-1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已经越出康、雍、乾以来厉禁知识分子干预时事的成规,它是民族危机刺激下的集群,登场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更明显地标志着世风和士风的变化。”对材料中所述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B.革命派参与内政改革
C.清政府开始推行变法D.顽固派宣布实行“新政”
2023-01-1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评论道:“在中世纪与近代之交,林则徐观念大变,既表现了御侮的民族勇气,又表现了接纳新知的开明,两者同样具有光彩。”以下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②组织编译《四洲志》
③领导虎门销烟                      ④反对《南京条约》签署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01-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明成组设立内阁后,内阁行使票拟之权,皇帝在内阁大学士票拟的基础上进行批红。但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多位皇帝不临朝,宦官机构司礼监代皇帝批红的现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内阁逐渐趋于崩溃B.皇帝权力渐趋衰弱
C.容易引发宦官专权D.宦官执掌国家决策
2023-01-1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摄于敦煌莫高窟,图中的经文用梵、藏、汉、西夏、八思巴蒙古、回鹘六种文字书写,据分析其是佛教人士驱魔消灾所用。该石刻可用于研究元代(     
A.民族交融的趋势B.对西域管辖因俗而治
C.严格的四等人制D.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
2023-01-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宋代已经出现有些人家不种粮食,而是种花、茶、棉、桑等作物,还出现了各色专营各种农产品的农户,如蔗农、园户、药户、酒户等。这说明当时(     
A.国家粮食总产量大幅下降B.政府加强对社会控制
C.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D.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
2023-01-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1038年,元昊在建立大夏政权后,在中央机构采用汉式官称,同时也保留了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这反映西夏在职官设置上的特点是(     
A.由汉返胡B.模仿北宋C.专制集权D.因俗而治
2023-01-1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代文人投笔从戎的现象屡见不鲜,唐代也颇多此类现象,如高适50岁毅然投笔从戎,从一介书生变成驰骋疆场的大将军。这反映了唐代(     
A.实行了重武轻文的政策B.建立了新的军功爵制
C.安史之乱加剧政治危局D.文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2023-01-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诗歌是时代的反映。杜甫、白居易等诗人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下列对于诗歌与历史研究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唐诗是研究唐史的二手史料B.唐诗真实反映唐朝社会状况
C.诗歌可拓展史学研究的领域D.历史研究必须用诗歌来印证
2023-01-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下表为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根据材料所述,前者向后者的转变可反映出当时(     
制度征收方式
租庸调制租:政府授田的男丁,每年须交纳粟二石
庸:每丁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
调:每丁按照当地的出产,每年输纳绢二匹、绫二丈、绵三两
两税法全国各地的人民,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分夏、秋两季交纳。
A.地主对佃农的封建剥削减轻B.商品货币经济发展
C.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D.实物地租彻底消失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