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晋初年,为了利用宗室拱卫皇权,分封了许多同姓王;设置辖区广大的都督区,由同姓王担任都督,掌握军队,镇守地方,称“宗王出镇”。这些措施的影响是(     
A.利于郡县制的推行B.阻碍了民族的交融
C.导致八王之乱出现D.维系了西晋的统治
2023-01-1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之所以能著《史记》,得益于汉代“天下计书(赋税文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这一制度。这说明《史记》(     
A.使用了国家原始档案B.是记载赋税的著作
C.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2023-01-1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汉高祖建立汉朝后,大体继承秦朝之制,但有学者指出,刘邦在制度建设上,也有可被称为历史之“退步”的举措。该举措是指(     
A.师法黄老之学B.推行郡国并行制度
C.建立刺史制度D.建立中朝外朝制度
2023-01-1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战国时期,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变革,下令召贤。商鞅自魏国入秦,提出了多项改革措施,深受秦孝公信任,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两次推行变法。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B.维护井田制度C.宣传法家思想D.实现富国强兵
2023-01-1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各地受封诸侯为履行其对周王的义务,带兵勤(保卫)王后发现被骗,史称“烽火戏诸侯”。诸侯带兵来保卫周王体现的是西周哪一项政治制度(     
A.宗法制B.分封制C.井田制D.礼乐制
2023-01-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与探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是抗日战争中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实现全民族统一抗日的重要会议,1937年国共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达成。毛泽东指出即便是统一抗日也要坚持独立自主,要保证共产党队伍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要独立。相对于国民党提出的“速胜论”,共产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国情的《论持久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组织发动了包括淞沪会战在内的20余次大规模战役,实现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目的;共产党在敌后发动群众联合抗日,并开展游击战收复失地。中国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得到了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和支持,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摘编自陈春好《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探讨》


(1)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材料一中“文明蒙尘”的典型例子。列举1840—1919年间的重大史实,证实中国各阶级阶层“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2)列举洋务派的三个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023-01-1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推行清末新政改革军事B.政治体制有利于作战指挥
C.洋务运动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1922年,中共二大纲领明确提出: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决定开展土地革命B.受国共合作的影响
C.决定放弃暴力革命D.对国情的正确认识
2023-01-07更新 | 441次组卷 | 59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古籍记载,炎帝为南方之神,蚩尤为九黎的部落酋长,盘古、伏羲的故事为汉族、羌族和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共有的神话。黄帝被认为是其他四帝的祖先,《五帝本纪》中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战国时期,七国的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曾建立夏政权,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拓跋珪在其昭文中说:夫刘(邦)承尧统,旷世继德……《春秋》之义,大一统之美,吴楚僭号,久加诛绝,君子贱其伪名,比之尘据。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曾下令改变鲜卑族的风俗习惯、服装和语言,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的士族通婚,改汉姓,学习中原的典章制度等。

——据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整理

材料二 针对众多的边疆民族,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广置都督府和州、县;以边疆民族的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并可以世袭;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同时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与此同时,唐王朝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如采取和亲政策、通过册封来规范和边疆民族的臣属关系以及把边疆部分民族迁徙到内地等。不仅如此,还采取了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唐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这些政策对于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发达的中原文化对边疆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边疆民族向唐王朝派遣子弟求学,以及请求颁赐书籍的记载频频见于史书记载。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古代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唐朝治理边疆的政策。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民族政策的影响。
10 . 作为唐朝最高学府的国子监,仅唐太宗时,就接收百济、新罗等周边国家派遣的入学子弟八千余人,后来的崔致远、金可记等甚至通过科举入仕。这一现象反映出唐朝(     
A.文化政策较为开明B.民族交融日趋加深
C.对外交流较为频繁D.人才选拔日趋完备
2023-01-0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