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2 道试题
1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有不同的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这反映了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B.《战国策》成书比《史记》更早,所以记载更准确可信
C.这反映了历史记载的复杂性多样性,需辩证分析史料
D.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目前还不能确定孰是孰非
2023-01-0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代以前,中国女子衣装严裹,行不露足笑不露齿。到了唐代,女子开始穿短袖,着男装,骑马郊游等。这说明当时(     
A.社会氛围多元开放B.少数民族文化的强大
C.男女社会地位平等D.大众审美标准多样化
3 . 刘宗绪先生认为:“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就推行文教政策而言,秦始皇的失败和汉武帝的成功,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解决意识形态问题,不能依赖行政强制,更不可迷信暴力手段。”由此可知(     
A.秦始皇的政策愚蠢残暴B.汉朝统治者更宽厚慈爱
C.治理方式影响治理成效D.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
4 . 秦朝统一后,大量原六国贵族心怀灭国之仇,时刻图谋复立;六国百姓也并不习惯秦国的严刑峻法,尤其对秦二世沉重的劳役兵役极为不满。材料表明(     
A.法家思想激化了社会矛盾B.分封制影响较为深远
C.郡县制难以巩固统一局面D.秦亡是多种因素所致
2023-01-05更新 | 188次组卷 | 31卷引用:重庆市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各学派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人性本恶B.荀子主张隆礼重法C.邹衍提出道法自然D.墨子提出相生相胜
6 . 秦朝人民控诉修长城所带来的灾难,流传着“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不见长域下,尸骸相支柱”的歌谣,还直接咒骂秦始皇:“阿房阿房,亡始皇。”材料反映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A.违背先王之道B.始皇帝骄奢淫逸
C.阶级矛盾激化D.制定的刑法酷虐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功臣封侯时,“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文景时代,“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户口的充分回归与迅速蕃息,是社会生产逐步走向安定有序、实现正常化的反映。西汉王朝的国力也因此得到了空前的充实。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汉武帝继位后,随着治国思想的改变,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要求就被提到日程上来了。所谓“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皇帝对朝臣的控制;二是加强朝廷对各地的控制。这两个层次的控制加强的结果,自然是一切大权统归于至高无上的皇帝。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初至文景时期社会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意义。
8 . 下表所列为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与西域的交往内容(部分),对这些交往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西传西域东传
冶铁技术、凿井术,农业生产技术、丝织品及其手工业品等葡萄酒酿造法、葡萄、石榴、西瓜、黄瓜、胡萝卜、蚕豆、骆驼,驴、骡、汗血马、乐曲、舞蹈、胡服、胡床、琵琶、胡迪等
①大大丰富了中国的物产 ②使中国被世界普遍认知
③推动了西域社会的进步 ④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 . 鸦片战争后,魏源从世界历史地理结构中感知到“西夷”对中国边疆的冲击,“鄂(俄)罗斯兼并。西北,英吉利蚕食东南”,面对“西夷”在清王朝西北边疆与东南海疆形成的侵略态势,魏源提出“以守为攻,以守为款”的积极防御策略。这表明,魏源(     
A.对鸦片战争失败有了深刻反思B.摒弃了传统华夷狭隘观念
C.认识到晚清器物改造的重要性D.意识到民族危机的紧迫性
10 . 战国时期变法风起云涌,成为时代风潮,如燕国乐毅改革、赵国赵武灵王改革、魏国李悝改革、楚国吴起改革、秦国商鞅变法,推动这一潮流出现的根源是(       
A.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B.兼并战争中各国富国强兵的需要
C.百家争鸣中的思想碰撞D.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