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41年,余所亚在桂林创作漫画《消夏图》,图中人物是国民政府官员的形象。该漫画旨在
A.抨击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的态度B.反映和平建国已成为人心所向
C.昭示中国抗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D.强调坚持持久抗战的正确主张
2 . 民国四年《新闻报》发表了漫画家马星驰的一幅漫画《请愿之今昔观》。该漫画意在(     

A.揭露袁世凯为了称帝伪造民意的卑劣行为B.揭露张勋复辟帝制的卑劣行为
C.高度赞扬辛亥革命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贡献D.肯定清末立宪运动的深远影响
2024-04-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合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1942年11月《贝弗里奇报告》里的一幅时政漫画。该报告较全面地总结了英国战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了已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成就和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战后新型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一整套方案。这表明“福利国家”政策(     

啤酒杯上写着:“社会福利”。士兵说:“这通向一个美丽新世界。”
A.旨在保障军人权益B.已经成为世界共识
C.适应了时代的需求D.扭转了战争的态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康熙时期始设巡台御史,每年委派满、汉御史各一人巡视台湾,“厘核案牍,查盘仓库,阅视军伍,周巡南北疆图”。巡台御史最初由各道监察御史充任,雍正五年改由皇帝亲选钦命,雍正帝有时还亲自为巡台御史选定启程吉日(     
A.进一步完善地方监察制度B.对台湾战略地位认识提高
C.开始推进内地与边疆一体化D.对西方殖民势力保持警惕
5 . 下图是1500年至1750年间英国农业劳动力和城市工人的日收入水平波动趋势图。下列选项中对图表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英国农业劳动力和城市工人的日收入水平波动趋势图(1500—1750)
A.1550—1650年间农场主和农业工人日收入增高与商业革命关系直接
B.1600—1700年间农场主收入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圈地运动导致其破产
C.1650—1750年间伦敦工人的日收入较高得益于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
D.1650—1750年间英国的高工资状况是推动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诱因
2023-02-08更新 | 391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北新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图是16世纪至19世纪初的某贸易航线图。据此判断甲乙航线船只运送的主要物品(     

A.甲:手工制品 乙:贵金属B.甲:丝绸、瓷器 乙:白银
C.甲:贵金属 乙:手工制品D.甲:白银 乙:丝绸、瓷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非洲之间的交往古已有之。在汉代,非洲已在中国与罗马的贸易中发挥中转站的作用,埃及商人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购买中国货品,再经由亚历山大里亚、迈奥霍穆等港口将其运往罗马。唐代《贞元十道录》记载了自广州出发、经波斯湾到达非洲的航程,中国同北非、东非等地已实现直接通航。宋代,每年自非洲进口的“象犀珠宝香药之类”商品数额高达“五十三万有余”,大大超过前代体量。元朝航海家汪大渊曾亲身到访非洲,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于14世纪到访广州、泉州、杭州等地,中非人民对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入。明代郑和船队四次抵达东非海岸,将古代中非交往推向高峰,双方频繁互访,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永乐年间还恢复了三省市舶司,以便非洲诸国使节来华时“与中国贸易”。今天在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出土的大量中国陶瓷、钱币,年代由唐至明,成为中非友好往来的见证。

——摘编自张铁生《中非交通史初探》

材料二   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积极支持非洲国家民族独立自强。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访问加纳时,明确了中国对外援助坚持平等互利、尊重受援国主权以及不附加政治条件等基本准则,奠定了中国对非援助的总体基调。在农业领域,中国派遣农业技术人员赴非建设经营农场,帮助解决非洲粮食紧缺问题。在工业领域,中国援建的项目针对非洲当地需要,以中小型项目为主,工期短、投资收回快。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长期对非洲国家提供无偿援助,无私支持非洲基建事业。此外,中国还通过派遣教师、医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各领域技术能力,中国员工与当地工人同工同酬,“对等上班”,赢得了非洲人民的认可与支持。

——摘编自宋微《中国对非援助70年——理念与实践创新》

材料三   21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洲援助以追求发展效益为主,兼顾政治、安全等其他 效益。中国与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关系。中非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的步伐大大加快,提高了非洲国家的生产能力。中非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在影视制作、出境旅游、人才交流、学术研讨等领域加深合作,助力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据谷靖《转型背景下的中非关系:新形势、新挑战、新合作》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非交往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非援助的背景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唐张旭的《肚痛帖》(图1)、怀素的《自叙帖》(图2),大量连笔跌宕有势,线条抽象变幻莫测,无序字体中的有序章法,都令人叹为观止,仿佛能从线条上看到书法家的灵感在运笔间闪耀。这反映出
A.汉字演变趋势由繁而简B.书法艺术脱离底层民众
C.书法受到佛教深刻影响D.草书创作严格遵循法度
2022-01-02更新 | 335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庆北新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冲刺历史试题
9 . 汉代画像石《讲经图》,教师与学生席地而坐。《北齐校书图》,一名北齐时期的文人坐在胡床上聚精会神地读书。从汉到北齐的变化,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主题是(     
A.经济开发B.国家统一C.儒学复兴D.民族交融
10 . 魏晋南北朝时期,乡里豪族凭借着经济实力让自家子弟念书,由此成为儒生,进入士林。这些子弟进而明经入仕,进入官场,在获得政治权力后,反过来又强化了其乡里势力(如下图所示)。这
A.保障了政治清明局面B.体现了政治的封闭性
C.扩大了官僚队伍来源D.提高了选官的公正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